歐陽嶠暉觀點:污水下水道是國家進步的象徵

2017-03-18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汙水下水道的建設是城市進步的象徵。(取自台北市工務局)

作者認為,汙水下水道的建設是城市進步的象徵。(取自台北市工務局)

3月13日風傳媒報導,「汚水下水道系統是最大錯誤? 蕭代基:澎湖接管率零,本來就是正常的」並引用學者蕭代基之言強調「都市污水下水道系統可能是20世紀人類所犯最大錯誤」。本人閱讀之餘,有感應就其所提數項,加以進一步說明,讓國人真正瞭解的必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已是21世紀的2017年代,假如污水下水道系統是20世紀最大的錯誤,那上一世紀錯誤的指標,就不會再是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每年評比國際競爭力的指標之一。因污水下水道反應的仍是國家進步,人民福祉,能享有健康、衛生等優質生活品質的象徵和指標。本一指標過去一、二十年在政府持續努力下,雖在48個夠資格列入競爭力評比的國家中仍列末段,落後韓國、馬來西亞、南非等,但已有相當的進步,再不是墊底了,全體國民應可感到欣慰才對。

在文中提到台灣到底要不要興建下水道系統,環工界曾經有論戰,這確實在民國八十年代曾有過討論,但環工界並無人認為不要興建,只有是採集中處理或分區處理之討論,後者認為分區處理後就近排放河川,有益於維持生態流量及回收利用,而當年在淡水河污水下水道系統,也接受該建議,除維持集中處理的八里系統外,增加了迪化及內湖兩污水處理廠的分區處理,就近放流。但經二十年後,台北市的普及率雖已近80%,但因污水處理仍有其限界,因大量放流水導致,反而增加淡水河及基隆河兩放流點下游的水質局部惡化之問題,這就是分區處理的宿命,至於就近回收利用,雖部分水已處理達可再利用之水質,但多年來的推廣實際並未有再利用之需求。

污水下水道的建設是以都市計劃區內,人口較為密集,道路多已開拓可埋設管線的市鎮列為優先建設對象,污水收集處理,就是依該地區人口密集狀態進行規劃建設,而可區分有廣域性的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社區性的污水下水道、分散性的聚落式收集處理及獨立性的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等,就是採用因地制宜的各種替代建設方式,並不是該文中所說的都鋪設大量管線集中處理。目前已建設的多是從人口較密集的大規模都市,依地形及經濟規模分區或集中,實際上目前正在營運處理的系統,甚至於有一半以上是屬於小規模系統,並不是非大系統不可。

至於文中所提下水道系統必須要用很多水才能將糞便等沖刷到管線末端,這是對台灣廁所的進展欠缺瞭解,在民國五十年以前各市鎮人口尚較分散,廁所糞便固體物以人工挑糞運到農田利用,其後人口密集,為市民排斥,化糞池漸行普及,廁所也從糞坑變化成化糞池,同時沖洗廁所也就普及了,各市鎮因自來水普及,廚、浴也用自來水,這些用水加起來,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就已超過200公升以上,足以自行攜帶糞便至管線末端,並不需要另加用水沖刷,而污水下水道普及後,原本在後巷的化糞池就被填除,成為舒適的後巷,而形成乾淨的居住環境,這才是市民想要的,想必該文作者的居家尚未享有污水下水道的方便、乾淨吧!

嘉義市人口近30萬,是人口密集的中型都市,本人曾在嘉義就學過,尚瞭解轄內有數所大學、有重工業(石油)、商業繁盛且是阿里山觀光出入門戶,或可請問市民要不要有污水下水道,他們有權利要求有優質的生活環境,而外人不宜去說它可以不必要興建。

至於正夯的循環經濟,下水道回收水再利用,是要因地制宜,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需求,在有需求的中南部缺水地區,政府已核定六個回收案,台北地區因沒有需求,當然就無從推廣。沼氣利用在迪化廠已全部回收為污泥烘乾之熱源。污泥堆肥利用,則因農委會擔心農地受污染而嚴禁,導致污泥堆肥化出路遇到瓶頸。

本忝為環工界的一員,從事環境工程及下水道教育五十年,看到政府及環工界的努力及貢獻受到誤解,特針對該文做上述的剖析,以正視聽。

*作者為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名譽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