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教育與知識的控制

2014-04-18 05:14

? 人氣

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教育改革觀點是一種單向的理解,把學生的所謂行為偏差當作心理問題,因此,只要從事心靈改造即可。就負面的詮釋來看,不管是經濟式、還是文化般的複製理論,雖然有一針見血的病理分析,表面上看來相當基進,特別是點出課程的政治底層,卻是充滿命定而悲觀的宣判,不能提出積極的行動指導。正面的見解必須等待抵制理論的出現,先是允許我們抗拒鑲嵌隱藏在課程或是教科書中霸權的可能性,進而要求教師在教學上超越抵制的階段,還必須每天力行對於社會改造的關懷(Pinar& Bowers, 1992: 174)。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在透過集體行動來進行改革的過程,即使強調對話及賦權,卻必須小心防範教師的優越性,也就是所謂的「解放權威」(emancipatory authority),無形中又重蹈傳統教育的父權覆轍(Pinar& Bowers, 1992: 178-79)。同樣地,我們也必須小心,教師或是學者在傳遞高度抽象的批判教學概念之際,萬一他們的思維、或是論述方式又來自特定的階層、性別、或是族群,天生的盲點很可能跟一般人的日常信念、價值、或是作法格格不入,激發效果勢必有所侷限(pp. 182-83)。

*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