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愛台灣足以保衛台灣嗎? -不同角度思考我們的國防

2013-12-15 17:58

? 人氣

職業軍人是否能帶來作戰能力的提升,答案也不明顯。退休陸軍上校安德魯.巴塞維表示,陸軍作戰的基本技能畢竟不是「火箭科學」,一般人其實一兩年就可以很熟練,根本不需要職業化。美軍1993年在索馬里亞的痛苦經驗是一個例子。公認為世界最先進的特種部隊,享有最職業化的訓練及最新的武器,卻慘敗在一個非洲小軍閥和他的民兵手上。美軍屍體在摩加迪休街上被暴民展示的驚人畫面,是美國人永遠忘不了的。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於2001年上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的國防走向

台灣其實沒有資源支撐一支具有足夠阻嚇力的龐大職業軍隊。而就算我們有這個本事,從以色列、新加坡和美國的經驗看來,那也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

台灣教育界近年對芬蘭模式非常著迷。可是芬蘭的軍事制度卻為我們忽略。芬蘭的人口只有五百萬,它的鄰居則是強大的俄國。芬蘭的國防依賴的是義務役及後備軍人。瑞士的國防軍也是由義務役及平民後備軍人組成,職業軍人只占5%。他們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和平行動。瑞士身為中立國,沒有任何國防的威脅,而且將近兩百年從未參與國際戰爭,但仍然重視義務役的社會價值。瑞士人民在1989年、2001年和2013年的三次公民投票,都堅決反對廢除義務役;今年九月的公投,73%的選民選擇保留義務役及後備軍制度。瑞士人認為從軍的共同經驗及責任是社會的「黏合劑」,應當加以珍惜。

在台灣,我們都同意軍隊的文化需要改善、過時的制度必須改革。可是,我們必須回答:到底要把軍隊進一步地和社會隔離及邊緣化,還是讓軍隊和民間社會做徹底的結合?何者才是我們需要的?

民主國家需要公民組成的軍隊。當全民都是軍人,政府才有社會壓力、對軍人負責。當軍事任務依賴家家戶戶的後備士兵來執行,軍隊不可能違反民意、也不會做出對不起社會的事。更重要的是,當每個公民為了集體的理想及目標做出共同的犧牲,健全的社會意識才會開始形成。

如果我們堅持廢除義務役,政府最起碼的責任是改善軍隊制度,還給軍人他們應得的尊敬。這不是靠調整薪資、或提供單人冷氣宿舍就可以達成。如果我們堅持廢除義務役,我們也要承認這代表社會的集體決定:讓少數人替我們做自己不願意的犧牲。可是這種制度顯示我們是什麼樣的社會?這種制度真的符合一個以志工文化為傲的國家嗎?

是否有另一個選擇?

我們是否能想像:一群不同背景的青年,到了十八歲就同時開始一或兩年的義務役。這個共同的責任絕對不分階級、學歷或專業能力;無論體重、視力或雙重國籍;它與單親家庭或是否為獨子也毫無關係;在現代社會,這個公民義務也許甚至不分男女。除了軍訓,這群青年們巡邏國家公園,保護林地。或許他們守護河川、監督污染。或許他們接到其他任務,迫使他們發揮應變能力、解決部隊或社會的某些實際困難。這些青年退伍後納入同一個後備單位;有的選擇繼續唸書,有的直接進入職場打拼。想像這群隊友,有人成為老師或醫生,有人當廚師或司機,也有人是公司董事長。雖然走在不同的人生路上,到三十多歲還是定期回到同一個部隊受訓,一起生活,甚至一起出任務、協助救災。這些不同背景的人一起成長,為共同的家園付出;也培養對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同胞的理解和同理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