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憂喜之間的股匯俱揚

2017-02-13 08:10

? 人氣

台灣出口雖轉正,但整體經濟未好到可讓股匯市俱飆,圖為2016臺北國際電腦展。(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台灣出口雖轉正,但整體經濟未好到可讓股匯市俱飆,圖為2016臺北國際電腦展。(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再怎麼說,一個國家的「股匯市俱揚」都不該被視為壞事,因為一定比股匯俱挫的金融災難好。不過,對今年以來的台灣的股匯俱揚,是應該要以戒慎恐懼之心看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波台灣的股匯強升來得猛又快,去年底收盤時,台股還遲到9200點,現在已超過9600點向9700點挺進中─當然,市場中再次有人高喊「台股萬點再次來臨」的預言。台幣匯率去年底時還在32.279元的價位,元旦之後就一路上揚,春節後更飆到30.943元的價位,央行上周才不客氣的把匯率打回31.051元。

想想台灣的經濟實在看不出有好到這種地步,企業與產業也未見到暴發性的創新與成長,甚至除了少數龍頭企業外,許多企業的競爭力還有待提升哩。台灣也未發生什麼特別的變化,讓台灣投資環境(不論是金融投資或直接投資)脫胎換骨,吸引外資源源不絕的匯入,拉抬了股匯市。

因此原因顯然不是台灣基本面「形勢一片大好」所致,根據官方與市場的說法,這波外資匯入造成股匯俱揚的原因,主要是俗稱「全球肥咖條款」的實施。所謂的全球肥咖條款其實就是全球性的抓逃漏稅條款,這個正式名稱是《共同申報準則》(CRS)的跨國合作計劃,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藉著參與國自動進行稅務資訊交換,達到防堵跨國逃漏稅目的。由於台灣的修法尚躺在立法院,尚未加入CRS,因此許多資金入境暫泊以避稅。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提出,認為與兩岸關係緊張,很多台商處分中國土地或轉投資公司,或者看好今年的稅制改革提前回台卡位,使得資金回流台灣。

但不論真實原因為何者,或兩者都有影響,這些資金的性質屬於短暫性停泊台灣的熱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待尋找到更適當的去處,或是在台灣能夠獲利了結後,就要跟台灣說再見。屆時一筆筆外資匯出股匯市就要變成倒過來的「股匯俱挫」,其對國內的經濟成長、就業機會,即使不是完全無益,也是助益極微。

對此,政府是該有對策。防守面的政策,當然是注意一旦外資反轉匯出的影響,預作因應;這方面政府倒是頗有經驗。央行長期監控外資,對那些以投資股市為名卻純炒匯的外資,總會軟硬兼施的逼迫其要嘛入股市、要嘛就趕快離境。不過,更積極面的政策思考,是該想想有什麼方式把資金留下─當然不是用管制方式留下,而是讓其長期留在國內─最好是能轉身變成長期投資。

外人直接投資(FDI)一直是各國最重視又千方百計要吸引的資金,因為FDI是到該國直接投資開公司、興實業、蓋工廠,一來這種投資的資金不是短期可拿走匯出,一定會長期留在國內,避免了進出時市場的波動;二來這種投資紮紮實實的帶來經濟成長與增加就業機會。中國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成長,最重要的拉抬力道之一就是其吸引外資直接投資的能力,從十多年前每年500億美元左右增長到現在每年破千億美元。而台灣吸引的FDI則是持續下滑,近年已跌到50億美元上下,在全球排名是殿後的幾名。

因此,如果政府能有政策,讓原來的熱錢「降溫」變冷不再流出,變成直接投資創造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則對台灣的助益最大;至於方式,其實就是改善投資環境、創造新的投資機會、放寬各種限制與管制等,也是企業界一講再講的建言。

這次匯入的資金,不論是真外資或假外資,亦是中國台商因兩岸關係緊張匯回,如果無法引導資金成為FDI,要嘛資金短暫停泊即離開,市場為之起伏動盪;不然就是留下炒房─8年前因為金融海嘯與大降遺贈稅率,曾吸引大筆資金回台,結果因未能引入實體投資,大部份資金就在炒房,台灣社會為之受害不淺。希望這回不要重蹈覆轍,戒之,慎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