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越裔導演崛起,表達對母國文化深情的眷顧:《越南史》選摘(2)

2019-12-28 05:10

? 人氣

1975~1986年,越南國內比較和平穩定,電影事業建設難得有發展的環境,而故事為題材的電影開始出現,也就是說製作已走向多元化,從生活不同層面關注越南社會現實生活。特別是1986年越南推動革新開放政策,在經濟上和思想上的改革開放,使越南影視產業政策轉向市場競爭。隨著商業影視節目流行,特別是錄影帶的蓬勃發展,把多數觀眾從電影院搶走,河內電影院一度只剩下九家。當時的錄影帶多數在胡志明市生產,提供家庭娛樂,以追逐市場利潤為目的,在製作品質上顯得粗製濫造,充斥著感官刺激,還有很多錄影帶是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臺灣,以及自韓、泰、美、日等國家走私入境。由政府控制的影視單位則走向窮途末路,原因是電影製作成本高,且人民思想因革新開放擺脫了政府控制的模式,導致國家影視產量及收視率大幅度下滑。例如1993年,越南故事片產量只有五部,但是錄影帶產量卻多達九十多部。政府有見及此,全力輔助越南電影轉型,開拓國際交流,強調本土意識和國際視野,並與時代氣息相結合,將電影從過去偏重政治宣傳,轉向反映社會真實生活,強化娛樂性和藝術性。這一政策使當時越南電影開始出現不同藝術派系,電影拍攝技術大大提高,並向世界主流電影靠攏,呈現越南電影的現代化氣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段時間法國或美國流行拍攝以越南為題材的電影,對越南電影藝術有積極意義,如早在1982年上映的越戰動作片《第一滴血》,內容講述美國一名大兵藍波從越戰退伍回來,回憶起戰爭的事蹟,在戰場上他是一名勇敢的美國大兵,被視為英雄人物,回國後戰爭的創傷卻無法復原。這部電影對美國參與越南戰爭提出控訴,及指責美國社會對愛國戰士痛苦視而不見。其後,幾部以越戰為題材的電影加速了人們對越南戰爭的關注。又如1992年法國電影《印度支那》是以二十世紀三○年代法屬殖民地為背景,取材於越南風景優美名勝來描述浪漫的愛情故事,使越南名勝與浪漫情懷躍上世界電影舞臺。這些電影雖不是越南人的製作,但以越南為主題的故事片成為一時主流。雖然歐美電影以越南為題材流行一時,但對越南電影製作實質影響有限。不過越南電影在二十世紀九○年代開始受到國際矚目,最初是由法籍越裔導演陳英雄(Tran Anh Hung)拍攝的《青木瓜的滋味》成功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一鳴驚人的越南故事片。這次得獎鼓舞越南電影的製作,如1995年,陳英雄又以《三輪車夫》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金獅獎等等。

三輪車夫海報。(圖/imdb)
三輪車夫海報。(圖/imdb)

海外越裔導演崛起,透過圖像以藝術手法表達對母國文化深情的眷顧。這些越裔導演直接參與越南電影的製作,的確有助於越南本土電影工作者的素質提升,然而成果卻不多見,一些較受歡迎的電影有《牧童》、《穿白絲綢的女人》等。近年電影和電視製作雖然增加,但佳作卻不多,無聊喜劇片充斥市場,電視的連續劇為延續而延續,觀眾漸失去看電影和電視的興趣。原因是商業性影視製作都是陳腔濫調的作品,而從業人員未經正規培訓,因而劇本薄弱,編導、導演和演員素養亦不足,這些都構成近年越南影視製作被批判的理由,況且新媒體出現,更弱化了看電影電視的興趣和習慣。以越南歷史之悠久、文化之豐富,取材並不困難,但如何在傳統生活中展現出現代生活形態,使觀眾感同身受,這是要經驗累積和學習,循序漸進才有效果。電影與電視製作是一門現代藝術,又與生活息息相關,越南本土影視拍攝手法要現代化,內涵要具有時代意義,才能吸引新時代的觀眾。它需要眾多不同技術和藝術思維的訓練和培育,導演、演員和眾多參與技術工作者的經驗累積,以及文化反思與沉澱,還有資金的投入等等。除了需要經歷一個頗長時間的實驗過程,當然還得加強與國外電影工作者的交流合作,才能提升越南影視製作的技巧。

*作者為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著有《漢文文學在安南的興替》、《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血紅的桂冠:十六至十九世紀越南基督教政策研究》、《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海禁的轉折:明初東亞沿海國際形勢與鄭和下西洋》、《明清東亞舟師祕本:耶魯航海圖研究》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越南史-堅毅不屈的半島之龍》(三民書局)

《越南史-堅毅不屈的半島之龍》(三民書局)
《越南史-堅毅不屈的半島之龍》(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