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觀點:臺灣民主是否尚未鞏固?

2024-05-24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即使有過三次的政黨輪替的經驗,臺灣民主政治或許尚未完全鞏固。圖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即使有過三次的政黨輪替的經驗,臺灣民主政治或許尚未完全鞏固。圖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資料照,顏麟宇攝)

自一九八七年代臺灣透過解除戒嚴開啟自由化(liberalization)、一九九○年初期國會全面改選以至於一九九六年的總統直選等民主化(democratization)過程後,一待經歷過政治學者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所宣稱的二次政黨輪替(two alternation of party in power),中華民國就完成民主轉型(democratic transition),走向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部分國家在民主轉型期間,歷經過至少兩次的政黨輪替,因此被視為民主已經鞏固。不過許多剛從威權轉向民主的國家,在尚未出現二次政黨輪替前,或是發生軍事政變、或是執政黨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因而產生了民主倒退(democratic backsliding)或是民主逆轉(democratic reverse)的現象,更嚴重地則是民主崩潰(democratic collapse)。即使以杭亭頓的標準來看,一個歷經兩次政黨輪替的新興民主國家,也曾發生民主倒退或民主逆轉的情形。

非洲的馬利就是一個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但卻又再度發生軍事政變的國家,且持續滯留在民主化及軍事政變的惡性循環循環中。此外,已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的迦納,也曾在三年前發生流產政變,其中六位主謀者在今年一月被判處死刑。由於迦納總統阿庫佛—阿杜(Nana Akufo-Addo)涉及貪腐,且政府債臺高築,所承諾的各項計畫,幾乎都未落實,因此有媒體人認爲迦納的軍人早該發動政變,推翻阿庫佛—阿杜的專制統治。最後,我國前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是民主指標排名相當高的非洲小國,自一九九○代舉行多黨民主選舉以來,已有四次政黨輪替的經驗,但在兩次政黨輪替的前後,一共發生過兩次成功及多次流產的軍事政變,直接打臉杭亭頓的檢驗標準。

研究民主是否能夠鞏固的學者專家,提出各項重要的檢視指標,綜合分析,一共有七點基本的觀察重點。第一、反對黨必須有相當的實力與威信,也就是反對黨必須提出替代的政策選擇,且有足夠的人才可以隨時接手執政,虛浮政黨(vanity party)僅能裝飾民主花瓶,對民主鞏固無益。第二、公民社會必須有足夠的課責力量,不僅不能被政府籠絡收買,更要有獨立性,制衡執政黨的決心。

第三、經濟的表現,對民主鞏固有正面的影響,一旦出現高通膨或高失業率等經濟問題或是相當嚴重的貧富懸殊現象,民主政治的正當性也會受到質疑。第四,執政黨與國家之間的界線應當維持,執政黨應保證自由與公平的投票,不得操控選舉,也不應修憲以延續政權或是執政的優勢。此外,執政黨不應使用政府的資源做選舉造勢,所有政黨都能夠公平准入公共媒體,維持國家的安全的軍警及安全人員,是維護民主政治的基石,不應成為執政黨恫嚇反對黨的工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