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薩專文:重建歷史感─再談香港

2019-12-06 05:50

? 人氣

4,前面提到關於自由解放的論述,我們曾問到,文化工業是否能夠取代歷史作為參照,從香港的例子其實是值得懷疑。但在這一點上,我們也許可以再深入些,事實上,歷史參照的消失是被加工,被設計的。還是以香港為例,至少直到2012年,香港的高中歷史教學,分成中國歷史與西洋歷史兩部分,中國歷史主要教授歷朝歷代,現代史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9年,然後就沒了。一頁空白。至於西洋史方面,對於西方殖民年代,香港的高中歷史教科書輕描淡寫精心編排。這也難怪香港人只有在當代史的空白頁匆匆寫上潦草的幾筆,例如中國共產黨掌權之後一連串的悲慘年代,從大躍進到逃犯條例,中間經過大飢荒和文化大革命... 從中國割離的香港,生活在離開歷史土壤的飄浮虛幻和去歷史性的時代,香港人養成了非常的個人主義,大部分的中產階級過著相當西洋化的日子,大家拼命追求事業成就和社會地位,相當注重金錢財富,他們在這一片不懂得涵養中國現代史的土壤上成長茁壯,枝葉茂盛,繁華得很。對於歷史的無知無感,造就了製造親密敵人論述的有利條件,中國在另一邊,而且他們講普通話[8]。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引述了一位1960年代曾參加暴動的香港人的話:「那些上街頭的黑衣人,決心和警察拚個你死我活,不惜引發暴動,他們的激昂失序舉動讓人想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衛兵。」我們要問道,到底是在甚麼樣的共同基礎上,激盪出如此的狂烈情感,推展出如此的驚滔駭浪,這和過去的脈絡截然不同。或許,我們可以從傅柯哲學中治理活人最重要的掌控管理論述得到解答。在紅衛兵和「黑衛兵」這兩個案例中,作為運動核心的都是青年學生,在世界各地,特別是華人世界,年輕人最主要的問題是規訓,學校嚴格的紀律要求,家庭的尊卑長幼倫理等等。

 雖然歷史因素上紅衛兵和黑衣人有著大不相同的面貌,但兩者卻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傅柯所研究的對於管理控制的起身反抗,文化大革命時期,只要有個搧風點火,就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中學生以前所未有的粗暴蠻橫對待他們的師長[9]。從這個人類學的角度觀之,文化大革命是學校裡的喧鬧咆哮,學生縱隊的抓狂飆怒,集體造反對抗極端嚴厲且帶著羞辱和強迫意味的學校、社會和家庭的規訓,我們可以這麼問,一旦我們挑出了反極權的修辭,那麼,在哪個程度範圍內,香港這場無止無休的混亂和文革期間的學生鬧事模式搭連上了,換句話說,他們反對那些規訓?香港年輕人到底承受甚麼樣的管理壓制,以致於必須起身反抗?坦白講,我們不會因單純一個逃犯條例而引來這麼大規模的動員,也不可能爆發如此巨大的能量,即使在條例撤回之後,還繼續混戰到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