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扼殺思考的兇手

2016-12-03 06:00

? 人氣

作者為在台灣教育體制下,誕生了扼殺學生思考的產物-補習班,而圖為司馬庫斯出專輯,營收的七成將作為司馬庫斯幼兒園的教育基金。(取自司馬庫斯臉書)

作者為在台灣教育體制下,誕生了扼殺學生思考的產物-補習班,而圖為司馬庫斯出專輯,營收的七成將作為司馬庫斯幼兒園的教育基金。(取自司馬庫斯臉書)

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找了一間國小學童補習班的助教工讀,班上有一個小男生,他總是不做作業,考試的分數也不高,常常被老師叫去罵,有次老師不在時,我好奇得問他:「你喜歡補習嗎?」他搖搖頭。我接著問:「那為什麼要來補習班呢?」他無奈得說:「我也不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1021-補習班招牌。(顏麟宇攝)
台北補習班林立。(資料照,顏麟宇攝)

從小到大,我們按照學校、老師以及家長的要求,按照他們大部分的人的模式,讀書,考試,讀書,再來還是考試,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大學時,有一位教授的課我非常喜歡,總是可以從課堂上吸收到很多不一樣的知識跟看法,讓我驚訝的是,有天,在和一位學妹聊天的時候,她提到,她覺得這個教授上得不太好,我相當詫異,細細追問下才知道,她認為老師上課,什麼東西都沒教,這是一個多麼弔詭的情況,同樣的教授,卻有完全兩種不同感受的學生,根據我的解讀是,這位教授上課,並不會教授太多知識或理論,但這位教授會透過在課堂上討論很多的新聞時事或是議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有不同的想法產生,當然,我可以理解學妹的想法,但不禁讓我納悶,課堂是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嗎?

BW-1486-2-在印度生活的韓國媽媽將中文視為競爭力,把孩子 (左4、右3)送到台灣人開的華語補習班,一週兩天課仍嫌不夠。(攝影者.程思迪)
媽媽將孩子 (左4、右3)送到補習班,一週兩天課仍嫌不夠。(示意圖,攝影者.程思迪)

我們的教育體制,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墨守成規,只要在「某個範圍」之內不出錯,或者是按照某些步驟,就可以拿到高分,獲得獎勵。把國文英文等文科背熟,熟知化學式跟遇到某個題目時該用什麼樣的數學公式解答,這樣的體制下,除了讓我們成為考試的工具外,也扼殺了我們思考以及找尋其他答案的求知慾。

上海的一家補習班(取自網路)
補習班。(示意圖,取自網路)

升學考試考哪些題目哪些範圍,我們就只會在我們求學的時間,被老師們教授這些部分,尤其在考前衝刺時,鎖定了大考必考的範圍,所有的學生,都讀著一樣的東西,試想,這是一個多麼有趣但是荒誕的情境,假設一間學校有一萬個考生,他們腦袋裡裝的東西,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記得多寡深淺的問題而已,但是,這一萬個考生,他們讀到魯迅只知道孔乙己,讀到李白只知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卻不知道魯迅有著彷徨、李白有清平調和菩薩蠻等作品。

台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是知名的補教一條街,外語補習班林立。(圖/截自google街景服務)
台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是知名的補教一條街,外語補習班林立。(圖/截自google街景服務)

在這樣的體制下,誕生了扼殺我們思考的產物-補習班。這是一個多麼有趣的場景,當一群學生已經在學校花了九個小時的時間上課,下了課之後還要去補習班三個小時再聽一次今天上課講的東西,或許補習班老師教得好,或許補習班有一些拿高分的秘訣,但是,在這樣一天將近十二小時都在「課本」上追尋知識,久而久之,我們不再對學習抱持熱情,附加的是,我們失去了找尋答案的能力。好比今天,一位學生對於老師上課的內容並不了解,以致於拿了低分,這時,家長們的解決方式是什麼?-「送小孩到補習班。」

為什麼大家不曾檢討這過程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孩子上課會聽不懂?因為這個課程他沒興趣?老師講得太快還是太複雜?再者,既然聽不懂老師上課講的,為什麼不利用下課後詢問老師或其他人?或利用我們每個人的學校都有的圖書館來找尋答案?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要利用網路找尋答案也並非難事,然而,小至國小幼稚園,大至大學研究所,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再去尋找答案,而是渴望別人、依賴別人來告訴我們答案,諷刺的是,或許我們從來就沒找尋答案的能力,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被這麼教育過。

(取自耶魯大學IG)
作者質疑是不是台灣的教育制度出現什麼問題。(取自耶魯大學IG)

我們的教育,把我們全都擺在一個筆直的跑道上,我們學會了,只要跑得快,就可以獲勝,一旦彎了、慢了,就會是個輸家。一個人的一生,將近會有二十年的時間,要被困在這個教育體制裡,然而,在這二十年的教育裡,我們學會了獲取分數的方式,卻讓我們迷失了找尋知識的路途。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學士。現就讀英國薩賽克斯大學媒體新聞電影學系碩士主修性別與媒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