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機遇何在?《郭鶴年自傳》書摘(一)

2019-10-13 15:20

? 人氣

1989 年 6 月的天安門事件,使工程延後了約 8 個月,成本增加數千萬美元。但我們仍堅持下去。事件後,我在中國依然十分活躍。我記得我對當時的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說:「大約在這三年內,你們會受責難,但三年過後,人們會諒解並淡忘這件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貿中心是中國迄今最大的中外合資房地產項目。我相信,它的成功對香港的房地產發展商起着極大的示範作用。在此之前,只有少數幾個房地產發展商投資中國,國貿中心項目成功打開了這道閘門。

我從項目本身也學到很多。我發現中國優秀的領導還是佔多數,特別是高層領導人。只要有他們在,我就願意幫助中國。目睹鄧小平的作為,我對他無比崇拜。我常常與海外朋友說,中國五千多年歷史中,在鄧小平執政前,鮮有領導層如此兢兢業業為人們和國家建設謀求福祉。鄧小平帶領中國走向現時的發展軌道已逾 35 年,而後繼的領導人也傳承着以人民為先的方向。

我們在中國遇到過障礙,也遇見過思維狹隘的人。有些人認定你為掠奪而來,有些人則只為自己着想,如果你不給他好處,他就對你置之不理。在一些省份,你會遇見偏執、狹隘的官員,他們甚麼還沒有做出來,便只會妒忌。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去這些地方。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郭鶴年自傳》

郭鶴年自傳
郭鶴年自傳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