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易詩觀點:淺談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

2019-07-22 06:30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應發展出適合國內交通環境的人本道路設計安全準則。(資料照,顏麟宇攝)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應發展出適合國內交通環境的人本道路設計安全準則。(資料照,顏麟宇攝)

道路設計影響交通安全,但怎麼樣的道路設計才能提升交通安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汽車在路口轉彎時駕駛眼睛移動軌跡的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超過半數的駕駛人在轉彎時,其眼睛並沒有對行人及自行車進行必要的掃視。這些駕駛在看哪裡呢?在看其他車輛、道路標誌標線等駕駛認為「更要注意」的地方。

研究進行前,計畫主持人預期駕駛人會有一定程度忽略掉行人與自行車,但沒想到忽略的程度會這麼嚴重。造成此現象的背後因素很多,研究結果初步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駕駛人在路口要注意的東西太多了,行人與自行車顯然不是駕駛人優先注意的對象。國內尚未有類似的研究,但國內的用路環境更為複雜,汽機混合的車流環境、多樣的道路設施、發達的路側土地使用與經濟活動,行人與轉彎車的時相多半未完全分離,用路人必須要注意的要素更多。教育用路人正確有效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是必要的,但道路設計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安全道路的設計」強調道路交通安全的先天體質,「道路的安全設計」則是強調道路交通安全的後天調養。道路開在什麼地方、道路的幾何設計都屬於道路交通安全的先天體質。若一個交叉路口開在下坡轉彎不遠處,就不是一個先天安全體質良好的路口;車子因轉彎,視距較短,下坡的車子速度快,剎車距離也較長,先天上自然相對危險。當然可以在此路口設置行車管制號誌 (紅綠燈),也可以在接近路口時設置號誌預先告示,甚至是超速照相機,但這都是後天的安全改善作法,其效果會受到用路人守規則的程度、駕駛技巧、天候環境等因素影響;一個分心,再踫巧遇上其他不利因素的組合,悲劇很有可能就發生。

新北市石碇區豐田里往彭山里的豐彭道路及隆盛里的深按道路部份路段路面龜裂及破損嚴重,經農業局於今(6)日改善完工,讓民眾開車更安全。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教育用路人正確有效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是必要的,但道路設計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資料照,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若有一個安全體質良好的道路設計,接下來就可以思考細部設計如何讓用路行為更安全。以行穿線為例,其設置地點必須考慮駕駛人與行人的視距、上下游路口的距離以及行人的動線。當行穿線因現場限制無法設置在行人主要動線上,可考慮利用護欄或其他街道傢俱規範行人動線,減少行人違規行為,而行穿線寬度、無障礙設施、照明、標誌等亦須配合現場環境設計。考慮的因素雖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有規範可循;例如英國政府的行人穿越設計規範 (LTN 2/95 The Design of Pedestrian Crossings) 即明確規定在不同85百分位行車速度下之視距要求,以時速40公里每小時為例,其要求至少40公尺、最好50公尺以上的視距。相關的規範亦可見於其他許多先進國家,國內則主要規範在內政部營建署的「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並輔以「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 (相關報導: 當自動行駛的列車故障,我們該怎麼辦?從日本新交通系統現狀看無人駕駛危機 更多文章

國內雖已有相關規範及設計手冊供地方政府遵循與參考,但以人為本之道路設計須不斷反思與檢討,以反應人口結構的變動、車輛科技或交通設施進步等外在環境的改變。再者,人本道路須整體性的設計,除非對安全的效果已十分明確,否則特定的設計很難直接放入規範,供地方政府直接採用,而是放到設計手冊,供地方政府參考。國內的設計規範前言即明確指出「考量市區道路之設計條件因都市地區地理環境以及都市計畫等限制因素較多,故規範中之要求均採較為彈性與原則性規定,設計數據則以適用範圍內較低之標準訂之 」,因此地方政府對人本交通的了解程度以及處理道路標誌、標線與號誌之用心程度,就會大幅影響道路安全設計的品質。

新北市交通局針對全市16條易壅塞及主要幹道加強交通號誌等設施檢核,配合交安行動專案,由公車業者於上下班交通尖峰時段,派員在公車班次行駛密集的路口,舉牌提醒公車駕駛禮讓行人及行人優先通行,交通局也派員前往督導。 (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地方政府對人本交通的了解程度以及處理道路標誌的用心程度,會大幅影響道路安全設計的品質。 (圖/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風評:台電與民眾的「苦難」不會結束
孫慶餘專欄:蔡韓柯的2020「三角習題」
張競觀點:操控媒體必向言論自由稱臣
石之瑜觀點:老說對方是「納粹」的低等政治
張冬凝觀點:問世堅隱私為何物?直叫囂議會相噓
趙春山觀點:親美VS.親中,台灣只能二擇一?
觀點投書:蔡英文的畢業旅行
觀點投書:勞保破產在即,勞工的噩夢能靠「發大財」解決嗎?
陳錦稷專欄:純網銀要如何監管?
觀點投書:這是我們對科學的熱情嗎?
觀點投書:國民黨,給選民一個團結的理由
觀點投書:柯參選應該做什麼?
以多元角度理解現代泰國的成形:《從暹羅到泰國》選摘(1)
桌球》林昀儒擊敗中國名將樊振東 T2桌球鑽石賽奪冠
「國民黨會垮成這樣不是沒道理!」被傳想爭立院龍頭 朱立倫怒:黨內許多惡質的人
籃球》瓊斯盃結束了 中華隊的歸化球員該何去何從?
瓊斯盃》中華藍6分差惜敗韓國 帕克:球員已經付出了一切
日韓打架、台灣謀利? 郭台銘:「這2字」永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關鍵字
許信良否認建議蔡英文為選情把陳水扁關回去 扁:難道是「他們」的意思?
香港市民「反送中」再上街頭 示威者包圍中聯辦、蛋洗招牌與中國國徽
羽球》強勢拍落丹麥好手 周天成首奪超級1000系列賽冠軍
籃球》籃協推SBL擴編 謝典霖:健全國內聯賽以提昇國際賽成績
國軍儀隊怎麼每個人都是「上士」?原來「這個軍階」背後有意義,只有勤務時才出現…
「我們都是香港人!」《外交政策》:中美進入「新冷戰」局面,香港成為21世紀的西柏林!
令和時代的首次全國大選,日本七大政黨都端出了些什麼牛肉?
一大步.半世紀》美國副總統彭斯:20世紀只有一件事,會讓30世紀的人類緬懷:阿波羅11號登月
傳藍營人士建議朱立倫列不分區立委、爭取立院龍頭 侯友宜這樣說...
「魚幫水、水幫魚,是很正常的事。」 輔選韓國瑜,國民黨15縣市長將任聯合競總主委
韓國瑜當「母雞」領藍委出征,利弊孰大?黨內人士分析:最擔心支持者被「剝洋蔥」
台灣政治翻轉的起風年代…姚嘉文「回到美麗島」抗爭:他們從不是英雄,只是和你我一般的平凡人
NBA》馬刺總經理即將卸下職務 波波維奇:沒有他,我們會迷失方向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團結「台灣派」、「中華民國派」保護中華民國台灣
藍軍整合「重點不在打了幾通電話」!她點出韓國瑜首要之務是這件事...
「反暴力、撐警察」、「反撕裂、保安寧」、「反衝擊、保經濟」香港建制派舉行大規模集會
挨批「把最親密的戰友塑造成敵人」 柯文哲:很討厭政治利益交換,和許多人格格不入
高雄大雨成災 蔡總統:高雄有需要,政府全力支持
示威抗議行動激化?香港警方查獲大批「TATP」烈性炸藥
「你會在死者生前說這些話嗎?」何不生前就辦後事!「葬禮派對」在英國越來越流行
會晤友邦使節、媒體採訪幾無限制……蔡總統訪美過境創下多項首例
「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從來不是東突厥斯坦」!中國國務院白皮書為「新疆歷史問題」定調
柯文哲開砲「怨恨小英」挨批忘恩負義 陳芳明爆:台大醫院很多人投柯「是因當選才能送走他」
MLB》小葛雷諾生涯首發滿貫砲出爐 藍鳥隊史最年輕
台美關係寫新頁!蔡英文首次在美公開與媒體茶敘 AIT主席莫健罕見在場陪同
嚇死人的「不速之客」印度東北部雨季淹大水 一頭野生老虎闖入民居避難睡覺!
挨批分裂台派、扯民進黨後腿 黃國昌:說得好像我拿槍逼民進黨做壞事一樣
火箭、人造衛星、微電腦……阿波羅登月計畫流芳百世,帶動5大創新全人類至今受惠!
喊話獨派續挺蔡英文 陳菊:不願看到台灣派力量因分裂而耗損
NBA》老將柯佛加盟公鹿 與布丹霍澤再續前緣
歐盟以外第8國!持台灣護照赴義大利可快速通關,入出境機場只要3分鐘
「境外」只剩中共、「資訊揭露」只剩懲罰?學者憂「代理人法」打折扣、執政黨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