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空觀點:百年滄桑─紅藍綠交錯擠壓的「中華民國派」

2019-05-12 07:10

? 人氣

當時執政的北洋政府,一方面由於國務總理段祺瑞在1917-1918年私下向日本政府大舉借款,另一方面由於當時北洋政府為促請列強同意廢除在華領事裁判權、取消庚子賠款及歸還關稅權力,不願開罪與會列強,故在同年5月2日密令中華民國代表團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北洋政府密電發出前,獲悉上情的晚清維新運動要角梁啟超率先反對。消息曝光後,北平市民群情激憤,尤其是作為「新文化運動」(筆者按,該運動主張借鑒西方,改造中國文化與文藝,常被與「五四運動」混為一談,其實「新文化運動」略早於「五四運動」,也不如後者強調對現實政治的批判與改革)重鎮的北京大學師生,以及自晚清以來逐漸取得政治影響力的工商業者,匯聚成巨大的動員能量。

民國八年(1919)年5月4日下午1時,由北京大學等13所院校師生組成的3千餘名群眾隊伍走上天安門,高呼「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的口號,活動迅速在天津、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蔓延,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給予北洋政府莫大壓力。最終,中華民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至於「山東問題」,直到1922年2月4日,中日兩國才在華盛頓會議上,簽署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內容包括日本同意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以及膠濟鐵路與支線歸還中國等條款。

「五四運動」的影響力並未隨著「山東問題」的暫時落幕而止歇。相反地,它動員了從晚清開始醞釀的革新力量,政治界、知識界與工商界要求改革傳統文化、政治制度甚至文藝創作的呼聲蔚為風潮,但對於中華民族的政治發展走向,這股革新力量內部的分歧逐漸擴大,大致可分為支持或同情共產主義的左翼知識份子(陳獨秀、李大釗、聞一多等)、反對左翼思潮者(胡適、傅斯年、羅家倫等),以及獨立在前兩者外,最後依附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同盟份子(如羅隆基等)。

但無論上述三股力量如何分合,追求中華民族的國家強盛、謀求政治革新,以及主張科學興國,始終是三方的共同目標。然而,三者在方法論上的差異,發展成政治利益上的衝突,最終隨內外局勢的激化,演變為暴力的內戰,奠定了兩岸隔海分治迄今的格局。

五四運動,德先生。(取自封從德Twitter)
五四運動中的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取自封從德Twitter)

二、 「五四運動」對紅、藍、綠三方的影響:

(一)對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的來源—

中共早期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原先都是「五四運動」的健將,這場運動的風潮席捲全中國,對他們藉機傳布共產主義提供了重要的契機。譬如曾在運動前師承李大釗、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新青年」雜誌的忠實讀者毛澤東,就是在「五四運動」時組織湖南學生群眾前往北平聲援時,進一步受到陳、李二人的薰陶,進而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認識與好感。1921年7月,中國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