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新南向政策不能忽視北京因素

2016-05-26 06:20
蔡政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由黃志芳主持,圖為台灣與韓國印尼柬埔寨緬甸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成立大會。(盧逸峰攝)
蔡政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由黃志芳主持,圖為台灣與韓國印尼柬埔寨緬甸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成立大會。(盧逸峰攝)

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揭櫫「新南向政策」的國家發展願景,降低我國經濟對單一市場依賴的風險,為此,即將出任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強調,「相較第一波南向政策追求的是低成本,新南向政策則著重在『以人為核心』」,希冀藉此建立起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全面夥伴關係,不過相較第一波的南向政策,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中國大陸,我國新南向政策將直接面對北京因素的挑戰,如何降低北京對我國新南向政策的阻擾,成為該政策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面對華府「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近幾年以來,「南進」成為中國大陸衝出美國封鎖線的關鍵戰略,北京國際關係學者閻學通亦指出,「東南亞是未來世界中心的一部分,政治、經濟最強,競爭格局最激烈,所以在東南亞要有主導地位。」對此中國大陸除致力推動與東南亞國家高層領導人的雙邊互訪,營造出友善夥伴關係形象,並推出一系列頂層戰略計畫包括:「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等政策,彰顯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地區的存在感,同時積極與東南亞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包括《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及《中國-東盟自貿協定(10+1)升級版》,加速《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步調,為北京提供深化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有利戰略支撐,提升北京區域經貿影響力。

面對我國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指出,此舉是台灣透過結合美日以增強對大陸談判籌碼的區域戰略,清楚點出北京對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忌憚,升高了中國大陸「南進」戰略與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在東南亞地區發生對撞的可能性,或有可能減低我國新南向政策的成效。

為降低北京的干擾與疑慮,新政府需落實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所提出的,「我們也願意和對岸,就共同參與區域發展的相關議題,坦誠交換意見,尋求各種合作與協力的可能性。」積極研究兩岸在東南亞地區可能共同合作的領域,例如中國大陸在印尼的高鐵系統工程,就可結合台灣大型工程顧問公司的站區規劃與設計能量,透過兩岸合作模式協助台商打入印尼基礎建設工程,或者組成兩岸共同智庫合作探勘東南亞市場變化趨勢,找出切入市場的利基,不僅創造出更「有感的」兩岸產業合作新模式,也讓東南亞成為兩岸區域合作的新舞台。 (相關報導: 就職演說》推動新南向政策 蔡英文:告別依賴單一市場現象 更多文章

*作者為研究人員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風評:蔡英文不想看到上次執政的民進黨,能不鼓掌嗎?
邱坤良專欄:吉永小百合的長崎母親
吳祚來專欄:蔡英文講話,大陸當局沒有資格不滿意
林達觀點:收容人外出上班,不如去軍營做社會勞動
觀點投書:你不拍,球會彈嗎?服儀當然該解禁
觀點投書:孩子的未來,禁不起草率政策的傷害
觀點投書:新政府能源政策的最後拼圖—該採取何種節電政策?
先說動自己,就能讓別人贊同你:《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選摘 (2)
新科高市國民黨部主委黃柏霖 質詢陳菊高市發展「髮夾彎」
回應國台辦 陸委會:雙方應務實面對兩岸關係
歐盟加強規範數位內容 Netflix、Amazon需保障2成節目來自歐洲
不滿護理勞動環境惡劣!護團向民進黨中央請願
衝經濟!國發會放大絕「3架馬車」拉動投資…
蔡英文宴請五院院長:五院有分工,政府是一體
葉俊榮宣布「3大方向」:人民團體將改登記制
季季談楊絳:她有強大堅忍的靈魂
古金水病逝 體育人照顧問題受重視 政院將推運動指導員制度
林奏延WHA發言未聞「台灣」,只提「中華台北」
重視病友的心靈健康 北港媽祖醫院力推音樂療癒
鄭性澤遭判死10周年 廢死聯盟推彈道模擬影片 希望早日還清白
柯文哲:公宅不是豪宅 但會儘量蓋漂亮
踏足中俄黑瞎子島 習近平成中國元首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