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沒有任何紫色建築,為何取名「紫禁城」?電視劇沒演的3大秘辛揭曉

2025-07-05 18:12
人們熟知故宮的建築是紅牆黃瓦,但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名為「紫禁城」,卻不見一絲紫色?(示意圖/取自PhotoAC)
目錄

北京故宮,被譽為全球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群,不僅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是一座融合天文、哲學與風水思想的歷史瑰寶。雖然人們熟知故宮的建築是紅牆黃瓦,但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名為「紫禁城」,卻不見一絲紫色?

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偏偏取名「紫」禁城?

故宮原名「紫禁城」,自明成祖永樂年間建成以來,一直作為中國封建皇權的象徵。1925年對外開放後改稱「故宮博物院」,成為珍貴文物的收藏與展示之地。

然而,儘管故宮的主色調是象徵權力的紅與金黃,名稱中卻出現了與實際色彩無關的「紫」,這並非偶然,而是一種承載著天命、尊貴與宇宙意涵的命名哲學。

1、紫色的崇高地位:古人眼中的祥瑞與神聖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顏色並非僅為裝飾,更與身份、地位乃至天命息息相關。古人認為紫色象徵吉祥與尊貴,仙氣環繞的祥瑞之象即稱「紫氣」,「紫氣東來」一詞更代表好運與貴人將至。

此外,道教神話中的神仙住所,便常以「紫府」、「紫台」、「紫閣」命名,紫色與仙界、神權高度連結,也自然延伸至皇權的象徵。

2、成本高昂的顏色,紫色在古代象徵權貴

除了象徵意涵,紫色在古代實際也極為罕見。古人主要以紫草根染製紫色織物,因染料難以固定、製程繁瑣,一件紫衣價格甚至高過五件白衣。戰國時期起,紫衣便成為朝廷高官與貴族才能穿著的標誌性服飾,也因此進一步與權力畫上等號。

3、星象與紫禁城:取名來自天文學「紫微垣」

更深一層的意涵,來自中國古代的天文系統。古人將星空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位居天中央,恆定不動,為「天帝」所在的象徵,地位最高。皇帝自詡為「天子」,亦即「天命所歸」,因此居所取名「紫禁城」,正是象徵其地位如紫微星一般不可動搖。

「禁」則代表皇權之地,嚴禁百姓擅入。兩字合成,即為「天子禁地」之意,蘊含皇帝權威來自上天的深厚信仰。

建築佈局也呼應天象:紫禁城即人間天宮

紫禁城的命名不僅體現在字面上,其建築格局亦參照天上星象而設計。例如:

‧「端門」、「午門」、「太和門」象徵太微垣南方的三星

「金水河」象徵銀河貫穿天庭

「太和殿」位居中軸線,象徵至尊無上的皇權中心

「乾清宮」與「坤寧宮」分列中軸線南北,代表天地合一

東西六宮則對應天上的十二星宿

整座宮城彷彿就是天庭在人間的映照,體現「君權神授」的思想體系。

責任編輯/蔡惠芯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