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關稅談判期限倒數計時,在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陸續通知全球主要貿易夥伴,稅率將在10%至70%之間,外界關注台灣談判後的最終關稅稅率。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今(5)日在臉書分析,如果台灣能在政策上做到一件事,關稅就有機會進入10%到15%地帶;至於70%的關稅,他則指是很可能是留給「這個國家的」。
吳嘉隆表示,在英國之後,越南成了美國貿易協議的亞洲國家頭香,越南是共產主義國家,都可以跟資本主義的美國談成交易,台灣怎麼會輸給越南呢?越南的主要問題不是本身製造業跟美國間有多少貿易失衡,而是越南是中國企業洗產地的大本營,中國企業把原料零組件或半成品,運到越南完成後段的加工,然後把產地打成「越南製造」,再出口到美國,來閃避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這才是美國真正關切的問題。
吳嘉隆指出,美國一度不遮掩了,告訴越南,要在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上與美國一致,不要幫中國洗產地,具體做法就是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高關稅;美國甚至提議,希望越南對中國課的關稅能達到35%到50%間。他回顧,4月2日越南關稅是46%,現在20%不到一半,但是越南轉口到美國的產品要扣40%的關稅,美國肯定會以越南當作模板,要求其他幫中國洗產地的國家要比照辦理。
對於台灣,吳嘉隆分析,台灣的主要角色在於製造業,從晶片製造、科技業供應鏈到傳統製造業,包括金屬加工,工具機,機器人,無人機,低軌衛星,人工智慧,重電設備都有。因此,若台灣能在政策上鼓勵台企去美國投資,有些費用就可以在台灣抵稅,這就是在向美國示好,也等於是在幫美國「再工業化」,這個角色是越南做不到的,如此台灣關稅就有機會大幅度降下來,進入10%到15%這個地帶。
吳嘉隆點出,美國製造業有兩個戰略目標,一是對付中國的洗產地、二是把製造業牽引回美國,川普證明他有其彈性,好條件就能達成交易,其實美國很需要台灣,想要台灣人把製造業也在美國落地生根,如此台灣團隊很有機會彈出很低關稅稅率,接著股市會大漲,國安基金應該會有獲利空間,來充實政府財政,足以把補助台灣企業去美國投資的稅收的減少給填補過來。吳嘉隆也在留言處點出,他認為,川普說的最高關稅稅率到70%,很可能是留給中國的,因為嚴格講來,中國根本沒有跟美國談成貿易協議。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