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將於6月18日(周三)上午9時,於總統府大禮堂主持「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會議」,以三軍統帥身份,召集國防、外交、兩岸及國安體系首長,向主要在野政黨領袖進行機密簡報,展現朝野合作守護國家安全的高度誠意與決心。總統府強調,綜合各國經驗得知,國安簡報皆非定期舉行,且因報告內容牽涉機敏,因此要求與會者具結接受最高級別的保密要求。特殊的是,總統府要求簽保密協議,但這項要求與正式協議的格式,在野黨在與總統府接觸的過程當中,並未聽到總統府提過或看過相關文件。
民眾黨方面的認知是,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和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在6月12日、15日的兩次溝通中,潘孟安都並未提到保密協議一事,不過民眾黨方認為,若專報內容涉及機敏資訊,願意就這一部分簽保密協議。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曾表示,對談內容涉及國安機密部分,該保密就保密,但除機敏資訊不公開以外,綜合討論等其它非機密事項,應該要能公開直播。
國民黨則認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尚未決定出席與否,但若去了,會照既有的規定走。不過,據了解,國民黨也擔心,協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簽了這份協議之後會有什麼後果?是不是反而會被當成未來受制於人的工具?這是他們多所考量的部分。
為履行520公開邀請在野政黨領袖舉行「重要國家安全情勢專案簡報會議」的承諾,賴清德第一時間責請潘孟安與在野黨秘書長進行溝通協調,並參考多個民主先進國家,如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美國、法國經驗。
如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針對反對黨領袖提供國家安全簡報,因其內容多涉及外國干預、網路安全等議題,在簡報前與會者需要先取得安全許可,並簽署保密協議,且反對黨領袖不得對外公開或討論細節,僅能在特定授權下採取行動。
法國針對主要反對黨領袖進行國家安全簡報,內容涉及國家安全重大議題,簡報過程要求保密,且不得公開。英國為首相可邀請在野領袖參加國家安全會議(NSC),就特定國安議題進行報告,幫助在野領袖掌握況狀,這類會議非定期舉辦,是否邀請由首相裁量,並以保密條件進行。
府方人士說,雖然各國執行的方式各有不同,但相同之處在於都由國家安全機構辦理,並搭配要求簽署保密協議,簡報依最高安全等級要求,也無直播慣例。府方人士表示,各國多年執行下來的經驗,還未出現對外透露安全簡報內容,也沒有在簡報會議中,討論與國安情勢無關的議題。
府方人士指出,以各國經驗來說,國安簡報形式上不是政治備詢、不是政治協商,而是國家元首為在野領袖安排的國安簡報,因此沒有總統、總理或元首陪同的安排,台灣此次規畫,由總統以三軍統帥身份召集,並且全程參與,實屬拉高規格,突破國際慣例。
府方人士表示,有此規劃,主要係因賴清德期望朝野政黨領袖,不論政治立場,都能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賴總統亦始終相信,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盼「以禮相迎、以誠相會」地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盼能獲得藍白政黨的正面回應。
此次簡報全程將採閉門方式進行,議程將從上午9時整開始,預計於中午12時結束,會後並安排贈禮與合影程序。總統府呼籲朝野黨團正面回應,共同為台灣面對外部威脅時,建立堅實的民主聯盟與政治韌性。 (相關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反罷免暴增近70萬人!游盈隆曝微妙轉變:新一輪較勁登場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