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急遽升溫,伊朗與以色列爆發激烈軍事衝突,導致原油價格飆漲、全球股市同步重挫,市場對能源供應中斷與通膨升溫的憂慮急劇上升。專家指出,未來發展恐取決於荷姆茲海峽是否遭封鎖,及以色列是否試圖徹底顛覆伊朗政權。

上週五(13日),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展開大規模空襲,並聲稱成功殲滅多位軍方高層及核子科學家。伊朗隨即發動報復,向以色列發射數百枚飛彈,引發歐美主要股市連鎖下跌。標普500指數當天下跌約1.1%,國際油價單日大漲超過7%,創下自俄烏戰爭以來最大漲幅。
荷姆茲海峽風險與油價走勢
根據台新投顧分析,伊朗在波斯灣的戰略要衝「荷姆茲海峽」的動向,是當前市場關注焦點之一。若伊朗僅進行低強度騷擾,預估國際油價將維持在每桶80至85美元區間(新台幣2300至2500元);若轉為有限度軍事行動,油價可能短期突破100美元(新台幣2980元);而若全面封鎖海峽,油價恐飆升至每桶130美元(新台幣3875元)以上,對全球能源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
儘管封鎖航道會對伊朗自身造成重大代價,但這一舉動仍是其可用作反制的「極端籌碼」。台新投顧也提醒,未來需密切關注包括伊朗內部穩定性、國際反應、美國政策及聯準會態度等,這些都將影響局勢走向及金融市場表現。
台灣產業警戒 能源轉型商機浮現
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台灣多數仰賴進口能源的產業也面臨不同程度衝擊。運輸業與石化產業首先受害,紡織業亦因原物料與製程用能需求高,面臨成本上揚壓力。
相對地,台灣的綠能與儲能產業則迎來契機。長期油價高漲與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凸顯發展太陽能、離岸風電及儲能設備的必要性與經濟誘因,有助推升綠能技術及供應鏈的投資熱潮。
政權角力下的戰略盤算
根據美國華府智庫學者觀察,以色列此番襲擊,除了阻撓伊朗核計劃外,更疑似試圖動搖甚至顛覆伊朗現有的神權政體。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公開向伊朗人民喊話,直指伊斯蘭政權壓迫你們近50年,希望以軍事與政治手段影響政局發展。
而伊朗1979年建立的神權統治體制,至今已超過四十載。外媒消息指出,以方甚至考慮對伊朗最高領袖進行斬首行動,引發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美國前總統川普也在社群平台發文,呼籲雙方克制並「讓中東再度偉大」,但在地緣政治火藥味濃厚之際,全球市場恐難以快速恢復信心。 (相關報導: 以伊戰火燒到美國了嗎?聯合國怒轟GHF援助失效 MAGA支持者開始動搖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