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詐騙只會發生在新聞上嗎?其實就在你我身邊!有網友在銀行工作時,親眼目睹一位年長阿姨差點掉入「假檢警詐騙」的陷阱,所幸即時發現、果斷通報,才成功攔阻財產損失。這類詐騙專挑長者下手,裝成檢警、編出看似合理的說詞等話術讓人陷入恐慌,進而乖乖交出存摺與金融卡。警方提醒,真正的司法單位不會透過電話要求交錢交卡,只要聽到「監管帳戶」、「法院保管金錢」、「等下傳真公文給你」等話,就要警覺起來,絕不能掉以輕心!
台灣最新詐騙手法!接到1電話千萬別相信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分享,接待了一位38年次的阿姨來辦理金融卡,原本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在過程中,卻意外發現對方疑似陷入假檢警詐騙,幸好即時攔阻,成功保住阿姨的財產。原PO表示,阿姨辦理金融卡時動作緩慢,簽名時還說手會抖,並提到「早上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事」,所以才拖到現在才來辦卡。在設密碼時,阿姨一直按錯,這時原PO便開始起疑,詢問她是否家中有人,或是否接到過奇怪的電話,阿姨搖頭否認,只說是「家裡的事情」不想多談。他也隨即再三叮嚀阿姨,「金融卡和存摺絕對不能交給別人」怎料辦完手續後,阿姨突然說了一句,「這個很重要,是檢察官要拿的錢」,隨後轉身快步離去。
聽到這句話,原PO立刻警覺,通報派出所,並將阿姨的帳戶設為警示管制。不到1小時,警方回報已成功攔阻詐騙,阿姨卡片與存摺都尚未交出,幸運保住了積蓄。事後阿姨才知道自己險些被騙。
貼文一出,吸引了6萬多網友按讚留言表示,「我的母親(39年次)前年八月也是被詐騙集團用檢警調查,騙走她的提款卡,盜領了她所有的養老金四百多萬。」、「詐騙集體說我阿嬤的身份證被人拿去販毒,要她交出金錢流向以示清白,我阿嬤就乖乖去辦金融卡,然後交給假檢察官,因為阿嬤被詐騙集團威脅不能跟任何人說,老人家很害怕都不敢跟家人說」、「我妹也是在郵局工作,常攔截到被詐騙的客戶」、「詐騙都用檢察官身分恐嚇受害人捲入案件情節嚴重並告知偵查不公開,要是不照做馬上要來抓人,很多都是年長長輩,被嚇壞了。」
4招辨別假檢警詐騙
假檢警詐騙為常見詐騙手法之一,詐騙集團常鎖定年長者作為目標,並以精心編造的情境搭配官方術語,誘使受害者上當。根據《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指出,常見話術包括,「醫院通知有人冒名領藥申請補助」、「銀行通知遭盜領存款」、「警方通知個資被冒用,要求到便利商店收法院傳真公文」或「檢察官指你涉嫌洗錢,需領出存款監管帳戶」等。詐騙者利用市話撥打電話,在上班時段以市內號碼偽裝公務機關,聲稱被害人涉及刑案並需協助調查,再利用「偵查不公開」理由阻止被害人對外求證,甚至偽造公文、利用超商傳真增加真實感。
電話內容出現「4大關鍵字」要注意!
此外,根據《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呼籲,近年來假冒檢警詐騙猖獗,民眾若接到電話內容出現「積欠健保、電信費用」、「現在電話幫你做筆錄」、「等下傳真公文給你」、「法院幫你保管金錢」或「監管帳戶」等關鍵字,幾乎都可確定是詐騙。
警方提醒,真正的健保或電信費用若有未繳,會以紙本通知寄送,檢警也不可能透過電話做筆錄或傳真公文(正式公文必須以紙本寄送),更不會主動要求保管金錢或監控帳戶。
警方呼籲年輕人應多向家中長輩宣導相關觀念,平時可在電話旁放置假檢警詐騙的宣導資料或懶人包,相關文宣可向各縣市警察局或民間團體索取,也可上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騙官網下載。如接獲可疑來電而無法判斷真偽,可隨時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警方強調,防詐沒有下班時間,唯有提高警覺,才能守住荷包與安全。
完整討論至:《Threads》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相關報導: 台灣又有詐騙新招!點進去個資存款慘被盜光「律師也上當」,收到1種帳單千萬別點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