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3):美麗新香港

2015-02-20 05:30

? 人氣

黃之鋒記取了前車之鑑,在抗爭結束之後,學民思潮馬上著手,做進一步的組織化。現在學民思潮定位在學生組織,成員從國中生到大學生都有。他們將新的目標放在政改,希望能爭取到符合社會期待的真普選。現在,學民思潮大約有300多人加入,然而這樣龐大的團體要運作順暢,必然需要清楚的組織分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會針對特定的議題,或者未來的走向進行開會,每次,我們在總部有80名學生會針對組織的方向進行3小時的討論。我們學民思潮參與的人很多,流動性又很高,所以我們後來,成立了30人的決策小組,還有40到50人的討論群組,最外圍的是一般加入的志工,大約300多人。

搞社運的人覺得我們這樣子很有階級劃分,但這是組織化後必然的情況。因此,每次經過討論做出決定後,出現比較外圍的人有不同意見時,我們也會有很快速的從組織的管道知道,進而溝通解釋。

很多人說我們的方式很像政黨,但現實上我們沒有人參選,立法會沒有席次,但正是因為我們的組織方式,讓我們在政改的議題上,能夠維持一定的聲音,至少跟泛民主派是一樣的。」

黃之鋒說,他們希望保持組織內部的流動性,大概半年會舉辦一次考試,申論3個問題,高分的人會進入30人的決策小組。離訪談當時最近一次的考試,其中一題的大意是從當前泛民政黨的背景來分析眼下香港的政改情勢。

「這有點像是大學考試的方式,考核的人寫問題時,會將名字遮住來評分,主要是讓想要更進一步參與的人,會去思考問題,增加思辨能力。」

〈世代競爭〉

 

在政改領域上,黃之鋒等人的主張明顯跟泛民主派中的民主黨、戴耀廷等人不同,後者希望採取比較溫和妥協的方式來尋求改變,但年輕人卻不這樣看。他們一方面認為政治不能因為困難而丟棄最高的理想,二方面在策略上,他們相信無論佔中三子提出怎樣溫和的方案,中共必然不會照單全收,不如採取最高道德的方案,說不定還會有迴旋的空間出來。

跟上一世代不同的,還有對於「行動」的看法,這一點讓學生們跟戴耀廷等老師之間有過不少爭執。

「我們認為要所有行動必須要目標簡單清晰,香港人很怕沉悶,但戴耀廷假設每個人都熱愛民主、重視法治合約,弄出很多商討日,過程很繁複,這跟我們的想法不同。我們很多時候認為應該要當機立斷,要有領導;戴耀廷則是把自己作為平台,很多人問他何時佔中,他說要看群眾,或者問問學聯,我覺得應該要顯示更大的承擔才行。」

黃之鋒說,我們是先設定主要目標,再想行動;戴耀廷則將行動過程放在最重要,再來想目標。

「我必須坦白說,他(戴)的政治判斷不夠好,因為他總是把情況想得美好,把人都看成熱愛民主的,但又覺得不能行動太過激進。所以,他去年跟我說,他覺得香港人不會接受公民提名,這絕對是最大的錯誤判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