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3):美麗新香港

2015-02-20 05:30

? 人氣

那正是政改方案公投的前夕,他所屬的「學民思潮」與「學聯」,和部分學者一起提出了以「公民提名」為主軸的學界方案。但一開始,我們還是回頭談了那場「反國教」運動與「學民思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2011年,大家看到政府要推「國民教育科」,我原本想(民主黨)跟(教協)會出來抗議,但他們卻沒有反應。當時我們有十幾個學生就想,應該說出自己的聲音,所以大家就覺得要做一個學生組織。

我們不想要太土的名字,什麼青年會或者什麼連線之類的,應該要青春,要跟大家有所不同,會用思潮二字是因為覺得這跟《新青年》跟五四運動有些關係,學民則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因為我們雖然未滿十八歲,但也是公民,也有責任去發聲,因此在學生也是社會的公民的核心下,最後就決定叫作『學民思潮』。」

他們很快地就將「撤回國民教育」確立為行動的單一訴求,但為什麼不訴求修改部分有爭議的內容即可呢?這不是既符合初衷,也比較簡單達到的訴求嗎?

「我們的訴求是撤回,不是修改,最後梁振英是擱置,並保證任期五年內不再推行,我認為我們是成功了。為什麼不是修改而是整個撤回,因為這個科目明言的宗旨是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自豪感,那這科本身就無法中立去讓學生對國家所發生的事情有理解。

它設定的目標是具有這樣一個不中立的前提,這樣的情況下,該科將無法提供學生學習批判性的思考,反而是反其道而行,因此我們的訴求才會訂在撤回。另外,他們沒有爭議的那些內容,在現行的通識科等科目也可以教授,並沒有影響。」

這些想法的成型是在2011年,當時黃之鋒15歲,很難想像以他這樣的年紀,竟然可以針對政府的教育政策有提出如此清楚的分析與思辯。他則跟我說,自己的政治啟蒙恰好是在前一年的反高鐵運動。

「我們一般的學生都覺得在香港生活,目標就是上學、放學、做功課跟準備考試,但是在反高鐵的時候,我發現原來香港人是有身分、能力去影響整個社會,行動本身是可以達到改變的。」

他開始對行動的力量有了興趣,主動去翻閱了香港的政治歷史書籍,了解香港過往的反抗歷史、回歸中國的歷程。隔年五月,他與同伴們成立了學民思潮後,開始到大街旁,天橋上擺街檔,嘗試主動地跟市民講解,為什麼要反對設立國民教育科。

一開始,他們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注目,第一次遊行僅吸引了200人參加;隔年5月,他們再度舉辦遊行,人數依然是200人;但在4個月後,也就是2012年的9月,有12萬名香港市民站出來、支持他們,一起齊聲反對設立國民教育科。

會起這麼大的變化,黃之鋒的分析是,香港政府的政治判斷有問題:首先是梁振英在當年7月1號就職,當時的民調已經不好,卻又要貿然推行這樣爭議議題,自然容易讓反對力量集結;第二,是香港政府的教育局長吳克儉,他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讓很多市民有了反感;第三是網路的力量,當時香港社會開始注意國民教育科問題時,黃之鋒也開始受邀,參加論壇發表意見。一名稚氣未脫卻理路清新、充滿理想的青少年,面對高官、大人,侃侃而談的畫面,透過網路讓更多年輕人知道;第四就是時間,社會大眾注意到,社會才剛剛開始討論這問題,政府的推行卻已經迫在眉睫,再者適逢暑假,許多學生主動參加學民思潮,幫忙做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