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3):美麗新香港

2015-02-20 05:30

? 人氣

撥款通過後,何潔泓跟許多人一樣難過了幾天,但很快地,她又打起精神。對於功能組別佔據了一半席次的立法會,她本來就不抱希望,真正的重點是;她要陪著村民一起經歷抗爭,尤其6月份東北議題在立法院前的集會總共7次,一次比一次多人,最後有5、6千人到場支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沒有太失望,因為戰場不在議會,我們要引起更多人注意。我是要關心不願意搬遷的人,我重視的是未來的制度有沒有機會改變,以及因為害怕而不敢說出自己想法的人,我們會跟她溝通,並且陪伴他們抗爭。」

身為社運前輩的朱凱迪提醒何潔泓,既然成為這場運動的組織者,就要格外注意與村民的溝通,尤其東北的區域太大,必須要做更詳實的組織工作,更深入去理解每一位村民的想法:「我們每次開會都會有年輕的組織者反映他們跟村民想法,並且要將這些想法納入最後的討論。」

何潔泓對我說,這場東北抗爭曠日廢時,掐指一算,等整件事情落幕,自己都已經30歲,但她願意將青春陪伴著村民,跟他們一起度過。我問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媽媽,為什麼如此支持妳呢?

「我想,這跟貧窮有關,我們的家境非常不好,對於窮人、弱勢者的處境感同身受,我母親也不會特別要求我要賺錢,她只希望我可以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好」。當她忙於抗爭,無法抽身陪媽媽吃飯時,媽媽就會到抗爭的現場看她,也支持抗爭行動。

訪談過後不久,我請攝影師到東北幫何潔泓拍照,正好遇見當地的一位老奶奶。老人家看到何潔泓非常開心,就像是看到孫女一樣,兩人開心的談天說笑。最後,攝影師幫她們兩人,在這些未來將被拆遷的小屋外拍張合照,奶奶手捧著太陽花,何潔泓則挽著老奶奶。

攝影師轉頭對我說:「她像是帶來希望的女孩」。

我想起她的媽媽,雖然何潔泓退出了也許象徵著平順人生的香港大學護理系,走向另外一條崎嶇的道路,一度讓她很生氣;但,何潔泓的努力與笑容,讓許多困苦的人感到溫暖與希望,使得這功利的城市增添許多美麗。我想,她肯定為這個女兒感到非常驕傲。

banner230x230 (2)

*作者任職於網路媒體,喜愛閱讀、新聞寫作,偏好政治、歷史、棒球、本土文學。本文選自《傘裡傘外》第九章,作者在書中訪談18人香港性人物,追索四代香港人的民主之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