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祭典,就像京都祇園祭一樣熱鬧!每個基隆人都有的共同記憶

2015-10-11 12:00

? 人氣

中元祭主普壇(圖/有鹿文化提供)

中元祭主普壇(圖/有鹿文化提供)

一如往年,基隆中元祭總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一登場,在三十結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隆其實沿襲許多日本殖民的生活型態,飲食方面,像是咖哩飯、天婦羅、生魚片、壽司、味噌湯、便當夾一片黃蘿蔔或是隨處可見的居酒屋小攤,還有服飾穿著也一定要跟上日本當季流行,從孝二路整排委託行街櫥窗掛的亮眼新裝,即可窺見端睨。基隆人不管雨下再大,也要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日本女人,這是我媽媽那一代的美學觀點,化妝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而每年一度的鬼月中元節那種遊行排場,更直媲日本京都的祇園祭。

說起來,基隆每年最熱鬧的不是跨年晚會,因為年輕人都跑去台北 101 看煙火,也不是春節過年,因為全城人大概消失了一半以上到外地渡假旅行。但到了農曆七月十四晚,中元節遊行和海濱放水燈可就是沸騰一時、人鬼共歡的年度祭典盛事。

中元祭01_享譽國際的電音三太子,與大小朋友親切互動(林煜幃攝影)
享譽國際的電音三太子,與大小朋友親切互動(林煜幃攝影)

人鬼共歡是迷信,也是善心善意

基隆的中元祭注最早起源於清代,為了平撫福建漳州人和泉州人之間因利益衝突而衍生大規模械鬥,造成死傷慘烈,後來雙方大老出面協調,將兩邊死難的骨骸合葬祭祀,稱為「老大公」,廟名為「老大公廟」(位於基隆樂一路76巷37號),彼此協商按照姓氏輪值主普,從此漳泉融合,輪流舉辦中元超渡儀式,普施一切孤魂幽靈,從一八五六年開始舉辦,至今已近一百六十年。

也許不是所有基隆人都明白中元祭的由來和典故,但對於這個祭典都十分重視,因為要拜好兄弟的緣故,就算平時不燒香拜拜的人,也多會在農曆七月參加社區或宮廟所舉行的普度祭祀。基隆人的想法是,每年農曆七月是好兄弟們出來透氣、接受施食的一月,從初一開始到三十的每一天,陸續都有人家擺桌敬拜好兄弟,鄰里或社區也會拚桌盛大祭拜,晚上則一起吃辦桌,順便祭自己的五臟廟,和鄰居們聯絡感情。

拜好兄弟,你可以說是一種求平安的迷信,但我覺得這是基隆人的一種慈悲

心,想到那些可憐的孤魂野鬼無人祭拜,所以在這一個月準備供品和紙錢,給好兄弟們年度補給,這些從小到大養成的善心善意,也成為基隆人的一種人情味。像我每一年都要打電話給母親,討論今年拜拜的時辰和要準備的菜色,母親不忘提醒我記得購買給好兄弟洗手洗臉的臉盆、牙刷、肥皂、毛巾和化妝的粉……。母親年紀更大了後,索性就和社區或附近宮廟一起拜,沒空準備供品時,繳五百元,就可領回米、醬油、罐頭……,這種看似一般的民間習俗,正是基隆的人文與生活之趣。

中元祭04_農曆七月十四日夜間的放水燈,為中元祭活動掀起一波高潮(林煜幃攝影)
農曆七月十四日夜間的放水燈,為中元祭活動掀起一波高潮(林煜幃攝影)

放水燈遊行掀高潮

幾乎每一個基隆小孩,都有機會參與中元祭的放水燈遊行行列,不管是天晴或天雨,都要在那個夜晚走遍整個基隆市區,到半夜望海巷放水燈部分,就交給主普和各宗親會負責人,遊行的大人、小孩終於可以歇歇腿,我曾經在國中和高中時各參加過一次遊行活動,真的走得腳都快斷掉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