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文教日前在一份小學3年級的數學延伸學習單中,引用「乞丐超人」一詞介紹超商即期食品折扣資訊,原意為教導學生珍惜資源、避免浪費,卻因詞彙帶有自嘲與貶義意味在社群平台上掀起輿論風暴,不少網友認為可能會對學生帶來不良價值觀,「省錢超人應該比乞丐超人好聽」。對此,康軒目前已將教材下架並強調將檢討改善。
迷因「乞丐超人」放入小學教材遭批評
近期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指出,康軒出版的小學3年級數學學習單中,出現名為「乞丐超人食刻表」的內容,引用網路迷因「乞丐超人」介紹超商即期食品優惠時段,列出各大超商即期商品的折扣時間與品項,引起網友熱議,質疑聲浪不斷。
此舉意外引起部分家長與網友不滿,批評者強調「乞丐超人」一詞雖為網路用語,帶有自嘲性質,但本質仍含貶義,特別用於學齡階段教材,恐讓年紀尚小的學生內化錯誤金錢觀與社會價值。
有家長表示,「教材本應強調尊重與正面價值,不該讓學生把省錢與貧窮畫上等號」,擔心孩子接觸這類名詞後,會因模仿網路語言而遭到校園霸凌,也有網友指出,「省錢達人」等中性詞彙會是更適當的替代方案。
此外,有網友替康軒緩頰,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生活化、實用性高,能引起學生共鳴,「比起死背數學公式,這樣的題材更貼近現實」、「出社會最需要的其實就是這種生存技能」,甚至有網友戲稱,「小三不懂,大三看了感動,社畜看了流淚」。

康軒火速回應:已全面下架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康軒回應,該學習單屬於課本外的延伸教學資料,原意為結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童關注食物不浪費與資源珍惜的重要性,並以輕鬆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康軒表示,出版社目前已立即將該學習單從網站撤下,並強調未來在教材與學習資源的設計上,將更重視用詞選擇與社會觀感,「我們感謝各界的關心與建議,也理解社會對於教材內容的敏感度。我們會檢討流程,持續提升教材品質,讓學習兼具教育性與正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