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近日表示,春節假期過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數不斷攀升,上週高達30萬2644人次,創近十年同期新高。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品碩更是指出,酒精和乾洗手液消毒對諾羅病毒是無效的!
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國近四週共通報398起腹瀉群聚案件,為近五年來同期最多,其中以餐飲業與旅宿業場所占比最高。檢驗結果顯示,在215起陽性案例中,高達98.6%(212件)確認為諾羅病毒感染。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 酒精、乾洗手皆無效!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品碩指出,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主要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或與患者接觸而感染。由於該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且對酒精及乾洗手液無效,民眾務必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特別是在備餐前、用餐前及如廁後,應使用肥皂與清水搓洗至少20秒。此外,日常生活環境應以稀釋漂白水進行消毒,確保環境衛生,以降低感染風險。處理感染者的排泄物或嘔吐物時,則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以加強防範。
學校、餐飲場所為高風險區 幼童與長者需特別注意
諾羅病毒感染後,常引發急性腸胃炎,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及發燒,病程可持續1至10天,其嚴重程度則取決於病原種類及個人免疫力。特別是5歲以下幼童、年長者及免疫力較低者,感染後的症狀可能更為嚴重。雖然大多數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後能自行康復,但嬰兒和幼童因免疫力較弱,可能出現脫水與電解質失衡,進而引發抽搐,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家長應格外留意。
疾管署提醒,近期腹瀉群聚案件以校園、餐飲及旅宿業場所居多,這些區域人員流動頻繁,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熱點。民眾應注意飲食衛生,確保食材充分煮熟,並落實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