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高中以下學生一天只能玩1小時電動,合理嗎?日本這項政策引起超大爭議

2020-02-02 07:00

? 人氣

小時候有被爸媽罵過「不准玩遊戲,快去念書」嗎?(圖/想想論壇提供)

小時候有被爸媽罵過「不准玩遊戲,快去念書」嗎?(圖/想想論壇提供)

小時候有被爸媽罵過「不准玩遊戲,快去念書」嗎?每當被講時總不服氣,想著等考完試了、變成大人了,就能入手「自由」,做自己真正Q想做的事。不過現在日本有一群大人欲設下電玩禁令,規定未成年者玩遊戲的時間平日限60分鐘,國中小學生甚至晚上9時後就被禁止玩電動,哪怕揭櫫設立動機是以關心為名,仍引起軒然大波。

香川縣議會於2020年1月提出「香川縣網路・遊戲依存症對策條例」(香川県ネット・ゲーム依存症対策条例)的草案,顧名思義便是為了解決未成年者對網路、遊戲過度使用的問題,提出以高中生以下的學生、孩童為對象的相關對策,包括玩遊戲時間(包括遊戲機、手機)平日不得超過60分鐘,假日為90分鐘,夜晚使用時高中生不能超過晚間10時,國中生以下不得超過晚間9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遊戲的精彩度不斷進化,大人們擔心孩子們可能過度沈溺於網路或遊戲的擔心其來有自,加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6月正式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為新型心理疾病,更讓憂慮有所本,成為國際級的醫療視角。但事實上,並非愛玩電動、常玩電動、每次玩都玩很久就等於患上電玩失調症,而是須符合以下三種情況:

相較於與他人溝通互動,電玩遊戲才是日常活動首選;

就算交友與工作狀況都變差,仍無法停止玩遊戲;

被遊戲影響到日常生活與交友狀況,出現如失眠、飲食失調、暴瘦等情況。

以上症狀還需符合出現一年以上的條件,才可能被診斷出患有該病症。「電玩失調症」定義困難,醫師對遊戲的理解也可能影響判斷,在心理醫學界亦有不少反對聲浪,有人認為WHO的認證,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讓家長們矯枉過正。這次香川縣議會所提出的對策條例就有出現疑慮的聲音。雖對策條例目前僅只是以提出遵守「義務」,未規定明確罰則,卻也反映出主事者對網路、電玩缺乏認知。沒想到大阪市市長松井一郎也跟進,於1月15日請市教育委員會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時間的對策準則。

遊戲一直背著負面色彩的鍋,每當社會出現性侵犯、暴力事件時,總會把矛頭指向加害人沈迷於電玩或影視作品中,實際上連接性薄弱,若要舉出學術研究來反證,《美國心理學家》期刊也在2014年時刊登出玩遊戲益處的研究,比如說常玩動作型遊戲,可提升視覺注意力、空間智能、決策能力等,若喜歡策略型遊戲,便能培養蒐集資訊、評估資訊與策劃力等。

這次的香川縣事件引起話題,名人們紛紛跳出來表達意見,日本知名主持人暨諧星的松本人志就認為遊戲玩到最後時「過關」的經驗是重要的,身兼劇作家、演員、主持人與諧星的升野英知(藝名為笨蛋主義)則以經典遊戲作品「超級瑪利歐」為例,他認為遊戲需要想像力與各種常識與能力,就像工匠繪製設計圖一樣。尤其近年來電子競技賽事又熱門,現在真的不是「遊戲=不務正業」的年代了,它是一項職業,也是專業。

2020年日本旅遊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位於大阪的環球影城,將在夏天開幕一座超級任天堂世界「SUPER NINTENDO WORLD」,園區以經典作品「超級瑪利歐」為主題,玩家們會配戴上「力量提升手環」,就能像遊戲裡一樣,可以敲打現實裡的磚頭、吃到遊戲裡的金幣。你有想過在幾十年前抓著紅白機玩的瑪利歐,有一天能以實體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嗎?這個看似天馬行空的夢想就要在今年實踐了。這就是遊戲的力量,讓人放鬆、令人滿足,給人做夢的契機同時也有機會圓夢。

作者介紹|陳怡秀

曾任影音記者、文字記者,現暫居日本,立志以浪漫不失務實,隨意不失細緻的方式,進行生活觀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日本想想】一天只准玩1小時電動?日本香川縣議會欲訂條例惹爭議)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