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賣兩百,就等著被罵死!食材費工程度不相上下,滷肉飯為何比不上義大利麵?

2019-06-21 12:42

? 人氣

「就像我說我們台菜有自己的問題,擠壓這件事情,我覺得比較可能會發生在西方本身,因為西方的技法很相似,所以很可能在靠攏的過程中就失去自我。義大利比較恐慌,開始受西班牙做分子廚藝的影響,他們就會被比較本土的人深刻厭惡,因為他們很害怕,或不以為然。我在一個已經去世的西班牙主廚,桑帝桑塔馬利亞(Santi Santamaria)的菜裡面看到西班牙,非常感動我,我覺得像我這樣子的人很多,就是對於在地風土的認同跟依歸的追尋。所以為什麼分子料理之後,每一個廚師都在追求與本土的連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日本,我就沒有看到這樣的擠壓,原因是日本料理的基礎思維跟西式差太多,所以就變成各自努力的狀態,你會看到新一代的日本料理人並不會被那些事情所牽動,可是同樣有大批的年輕人嚮往法國料理。你擔心菁英都嚮往西餐,可是問題在於不能這樣怪罪,我們要先梳理我們自己。」

「當然我還有對做西餐年輕人的期許,我覺得這種帶有台灣風土味道的西餐,才剛開始發展而已,所以會出現很多太過刻意的情況,有些你就乾脆把它推入fusion那邊去好了,可是有一些可能在刻意的狀況之下神髓會跑掉,或是用得不夠成功。其實很多批評這些譁眾取寵的人,就是抓住其中一、二個不成熟的點,但我都會用很寬容的態度。像很多人都會罵阿布(桌藏)的菜,可是那一整套裡,光光那個蘿蔔糕跟鴨肝的組合,就提出了完整風土的解答,它的光亮就足以讓我原諒其他所有菜的不成熟;年輕人也是,像我覺得蕭淳元(Hero)的融合脈絡可以再細緻些,但我會用比較寬容的態度看待;何順凱(Tairroir)非常成功把台灣各種元素大膽融入,那你會發現這種大膽融入,在日籍法菜廚師很普遍。像江振誠就很聰明,他的那種適度保持的態度,使他的菜在標註個人所在位置的同時,還能保持洗練跟純熟,不愧是在國際打滾的人。可是年輕人就不見得。但我覺得那些碰撞都是好的,因為有時候你衝撞過才會得到答案,我們在這邊等RAW是要等很久的,因為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把虱目魚放進去,所以這些衝過頭也許是好,因為他們也正在慢慢修正,一次一次越來越好。 」

「我期待的是像日本那樣子。我在巴黎最喜歡吃日本廚師做的法國菜,因為親切,他們那種融入是不著痕跡的,你不會覺得很刻意強調異國風情。其實那應該是在骨血裡自然而然地綻放,很多日本的西餐廚師或甜點師傅感動我的地方是,他們做的菜有一種清澈感,你很容易分辨法國甜點廚師跟日本甜點廚師做的法國甜點,他們就是有一種簡單的去蕪存菁的清澈跟乾淨感,不是撒滿抹茶,不是用黃豆粉,你會感覺到那東西是在神髓上面,把這個民族的個性隱隱約約地表現出來。」

「為什麼在法國的日本廚師如此受到法國人的尊敬,因為那種神髓對法國人來說非常動人。我也一直在等待,我想台灣要五年、十年,要等到那些人慢慢內化方法,原因也許是我們還不夠搞清楚自己是什麼。可是我相信一個從小吃台灣菜長大的人,當他走入西餐的訓練,走過剛開始就是倒醬油或甜麵醬的時期,或是全部的人都在用黑毛豬、櫻花蝦,當你走過那個時候,你在這裡從小浸淫的東西,就會慢慢表現出來。我在等待那件事情,而且我覺得會發生,那是我的期待。」

葉怡蘭期待,西餐裡的台灣味能凝神聚魂,在骨血裡燦然綻放;葉怡蘭也期待,台菜能昂首闊步,自信堅定地走向世世代代。台灣有沒有fine dining?台灣料理該如何登上國際舞台?都是答案開放的申論題,我們或許會參考西方的形式,我們或許得遵守西方的遊戲規則,但這都只是解題的過程,就算得出了答案,也可以再推翻。知道我們是誰、吃的是什麼食物,安身立命、不卑不亢,才是最真實的事情。

文/高琹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