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不憂饞畏譏也該怕官司上身吧─談風電核准加速問題

2018-12-15 07:30

? 人氣

全力捍衛風電商利益?官員不憂饞畏譏也該怕官司上身吧?左三起經濟部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林全能。(尹俞歡攝)

全力捍衛風電商利益?官員不憂饞畏譏也該怕官司上身吧?左三起經濟部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林全能。(尹俞歡攝)

這件事,蔡政府的表現相當奇特:為了讓離岸風電廠商能適用較高費率,相關部會要開「加班車兼特快車」協助業者;某個角度而言,是幫開發商多從台灣民眾身上得到更高的「電稅」,可以嗎?合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1月底前,經濟部公告明年的綠電躉購費率,平均砍了1成多,其中離岸風電每度電的收購價從5.8元降到5.1元,同時改變原本「先高後低」結構,業者為此跳腳抗議甚至揚言撤資不玩。因為即使今年已遴選得標的業者,如果明年才簽約也只能適用明年的費率。偏偏在進度上,今年要完成簽約已幾乎不可能,因為還卡在漁業署、營建署等諸多單位的行程程序上。結果蔡政府的作法是要協助業者加速通關,讓業者仍能享受今年的高收購費率。

如果政府只是「提高行政效率、加速行政流程」,縱然實務上看,明年才走完流程簽約,是對整體社會與民眾最有利的作法─因為少繳「電稅」給廠商,但這種情況也只能啞巴吃黃蓮,有口難言而吞下這張幾千億元的帳單。但看來蔡政府要作的不僅於此,根本就是要直接跳過應有的程序─如來不及拿到地方漁會談判補償完成的協議,就直接由漁業署發給「有條件同意函」;營建署的現場勘察也要密集安排,但如果「政令」已是協助業者儘速通過,現場勘察淪為型式,意義已不大。

這種作法,其實已超出「行政效率」問題,簡直是官員幫廠商作弊、放水,讓廠商獲取更高利益,而且差別不是幾億、十多億,而是數百甚至千億元,請教官員,這算不算圖利?

經濟部主導的風電計劃一直受到不少批判與質疑;開始之初,就擬定不切實際、要在短期內增加過多數量的計劃,完全未考慮到國內相關設施與資源的支援能力;繼則為快速拉高綠電比例,訂出全球最「漂亮」的躉購價格,雖然成功吸引全球各大風電開發商來台,但卻種下未來電價高漲的禍因。

而當競標制開出每度2.2-2.5元的價格時,外界驀然發現原來的遴選制價格高得離譜:不但以每度5.8元的2倍價格保證收購20年,而且前10年每度7.1元的「前高後低」制,更是讓開發商賺翻。經濟部無腦給出的高躉購價,讓台灣民眾未來20年要多繳近兆元的電費給開發商。當時,外界都呼籲經濟部應重新訂價甚至廢標都可以,惟經濟部「抵死不從」─既捍衛本身政策無誤、也捍衛開發商龐大的利益。

大選後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台灣不再有2025年廢核的法條,隨後經濟部公布的明年費率亦調降1成多。原本以為經濟部即使不願廢標,就依正常程序走,待明年再與開發商簽約,好歹為民眾省一點電稅,結果經濟部倒是十足買辦嘴臉,甚至要加速流程,為開發商爭取更好的費率─請記得,開發商的好費率都是從台灣人民身上刮下來的。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