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武則天「屈意從之」,神探狄仁傑與武周盛世

2015-08-20 17:46

? 人氣

狄仁傑的傳奇精彩曲折,富有故事性,經常被改編成各種作品(圖/旅讀中國)

狄仁傑的傳奇精彩曲折,富有故事性,經常被改編成各種作品(圖/旅讀中國)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荷蘭外交官高羅佩以大唐狄仁傑為主角所創作的偵探小說,便在西方世界中捲起百萬冊的銷售狂潮;可是在東方,不可諱言,兩岸三地的民眾尚需等到幾年前《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兩部電影上市熱賣後,才在劉德華或趙又廷飾演的角色中見識到這名朝廷命官的智勇雙全;而史典上記載的「流死不避,骨鯁有彰」的狄仁傑,這也才真正打開(或奪回)其於華人世界的知名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神探?神判?神官?

只不過在稗官野史的多方渲染下,如今提起「狄仁傑」,多半著眼於其登峰造極的神探形象──彷彿斯人獨佔天機,在他面前,一切亙古疑難都將自動迎刃而解。

事實上,身處青黃相接的朝代變動期,狄仁傑之所以能躲過姦宄算計甚至躋身重位,憑藉的正是膽大心細的思考力,以及剛正不阿的人格氣概。好比據史典所載,狄仁傑在擔任大理寺承期間,一年內便清查大量積案,當中所牽涉的一萬七千多條身家性命皆獲適當發落,事後無一人上訴;又好比處置越王李貞的叛亂案,狄仁傑查出當中遭受株連的上千名死囚實屬無辜,特地飛奏女皇寬赦,不久後,這群行將就木之人悉數改判戍邊,重新覓得一線生機。

既能審時度勢,又能片言折獄,集神探與神判於一身的狄仁傑不愧是兩朝(李唐與武周)轉折過度的關鍵人物,宋代大儒歐陽脩讚揚其「卒復唐室,功蓋一時」,允為公正的評價!

兩朝開濟老臣心

作為舊唐重臣,狄仁傑經女皇拔擢後猶未改本色,不僅能就事論事、面引廷爭,每令武則天「屈意從之」,還保有高度的人倫鑒識之明,常主動替朝廷延攬人才。

某回武則天請他薦舉足以委負重任的將相之才,狄仁傑推介了地方官荊州長史張柬之,不久後張柬之便榮晉為洛州司馬。過了一陣子,女皇復對他提出同樣的請求。狄仁傑道:「上回臣所推舉的張柬之,似乎還未受重用。」女皇言及已將他升官了,狄仁傑復道:「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武則天聽罷遂從善如流,再將張柬之提升為秋官侍郎,最終晉身至宰相。除此之外,狄仁傑生前先後向朝廷推薦了包括姚崇、桓彥范、敬暉等十餘位貞良自守、精明幹練的官員;有了群臣的輔弼加持,果然為日後大唐的中興奠下堅實的基礎。

毋庸置疑,在父權體系的皇朝之下,武則天不啻是位破格的女主;然而得天時地利之便,狄仁傑躬逢其時,更何其有幸蒙獲了帝冑的賞識──聖君與賢相的絕配組合,誠然打造了千百年後再也無法重臨的神都盛世!

仁傑者,人傑也  狄仁傑大事/佚事紀要

佚事一

狄仁傑小的時候,家中有位門人遭遇不測,為了釐清案情,縣府於是派了名小吏前往狄府盤查。過程中眾人都搶著回答縣吏,彷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有狄仁傑避居一隅,逕自在角落處翻覽手邊的經籍。小吏責問他何以如此,狄仁傑緩緩說道:「書中的聖賢各安其位,與其神交都來不及了,我哪裡還有時間搭理世俗的官吏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