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川普(Donald Trump)發出震驚全球的「解放日」衝擊波,宣布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後最大規模的關稅調幅:各國進口產品將被徵收10%至50%的驚人關稅,對象包含美國的地緣敵人與傳統盟友,中東當然也在其中。
觀察美國的打擊力道,多數中東國家都被課以10%基準關稅,僅部分國家則遭受「區別對待」:阿爾及利亞(30%)、伊拉克(39%)、以色列(17%)、約旦(20%)、利比亞(31%)、敘利亞(41%)、突尼西亞(28%)。
宏觀來看,中東名單似乎反映這波關稅戰的理性面向:沙烏地、阿聯酋、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曼等海灣油氣出產國僅被美國徵收10%關稅,且油氣產品其實受到豁免,這當然是因美國需從前者大量進口油氣。但觀察細節,名單其實也不乏令人疑惑的安排,例如以相同標準來看,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同樣對美國出口大量油氣,卻也都被徵收極高關稅。
其他莫名案例還有:約旦早在2000年就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第一個與美國簽署FTA的阿拉伯國家,卻被徵收20%的高關稅;敘利亞則已被國際制裁多年,與美國的貿易量並不顯著,卻仍被徵收41%的極高關稅;以色列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尤其2023年加薩戰爭開始後,華盛頓不惜一切為其保駕護航,這次竟然也被徵收17%關稅。
當然,如果比對中東各國情況與美國打擊力道,「區別對待」的效果也並不是各地如一,而是可以大致分成兩個受害等級:虛晃一招、正中紅心,第一類包括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第二類則包括突尼西亞、約旦、以色列等確實會受創的重災區。
但美方又在當地時間4月9日宣布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也就是在此期間除對華商品關稅升至125%外,各國的關稅水平將普遍降至10%、各方談判也將持續進行。如此一來,中東的「虛晃一招」、「正中紅心」差別不再顯著,取而代之的是「普遍掃射」下的各自求生。
當然,從川普執政的高不確定性來看,90天關稅「暫停」是否真能維持90天、90天後各國是否就能憑談判獲得關稅減免,一切還在未定之天,只能靠結果說話。在此期間,中東各國除了持續展開對美談判、做好出讓經濟與政治利益的準備外,還要留意中美對決、川普又生變所導致的市場再震盪。
川普的「虛晃一招」與「正中紅心」
首先回顧川普的初始規劃。
如前所述,以色列(17%)、約旦(20%)、突尼西亞(28%)是被「正中紅心」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