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詐騙案件頻傳,且手法日新月異,政府積極打詐仍難以全面防治,據統計,去(2024)年最受詐騙集團「青睞」的金融機構,中華郵政慘淪為「榜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警示帳戶數逐年飆升,去年經通報的警示帳戶已逼近15萬個,為強化防詐機制,金管會日前新增2大監控指標。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4年全國銀行與信用合作社的警示帳戶數(含中華郵政公司)為14萬8523戶,信用合作社為751戶,合計共14萬9274戶。與前年相比,2023年警示帳戶為11萬7830戶,信用合作社526戶,合計11萬8356戶,等同1年增加超過3萬戶,詐騙警訊紅燈亮起。
另外,詐騙集團多利用人頭帳戶洗錢,在2024年前十大假投資警示帳戶的金融機構中,據最新統計,除2024年郵局成為榜首外,2022、2023年都高居第一名的中國信託,去年配合檢方進行「雷霆專案」,在近年「人頭戶數」接連下降的情況,2024年進一步縮減到9.2%,已在排行榜中降至第3名。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郵局,前10大金融機構中,官股銀行就有5家、占比近3成,分別是一銀(2)、合庫(5)、華南銀(7)、彰銀(9)、台銀(10)。據統計,2024年郵局、八大官股銀行假投資警示帳戶超過3萬個,官股銀行戶數可謂連年增加。
對此,金管會上月底與各銀行研擬警示帳戶觀察指標及督促改善機制,並新增2大監控指標,包括「警示戶占比/存款帳戶占比」及「警示戶月新增率/警示戶同業平均月增率」,若2項比率同時超過100%,該銀行將被列入「黑名單」。金管會期望將透過「月月監控」,減少警示戶的增長,並對未能有效控管的銀行實施更嚴格的管理措施。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