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院黨團在社群平台發文「挺戒嚴」引起軒然大波,事發後的聲明則回應「絕無支持戒嚴之意,外界所為杯弓蛇影的影射與過度渲染,實則大可不必」,讓媒體人黃暐瀚在臉書發表「道歉的勇氣」一文,直言「認錯是必要的」,呼籲總統賴清德親自出面道歉,讓民眾釋疑,「勇於道歉,絕對勝過硬掰。」
黃暐瀚指出,最近翻車的人很多,他自己前陣子也翻過,而不翻車的準則一,就是「不上車就不會翻車」。要確認事實,別急著發言,台中市長盧秀燕的「警察進校園事件」就是一例,在事情發生後隔天,盧秀燕斷然公開道歉,讓他稱讚這是正確的危機處理。
「準則二,有錯就認,不用計算當下的得失。」黃暐瀚表示,台灣政治對立,任何議題都有支持者跟反對者,由於藍綠白同溫層太厚,不管說什麼、做什麼,支持者通常不會苛責,但反對者會放大一百倍來攻擊;這種時候,道歉好像變成一種「退縮」,好像道歉就代表「不敢捍衛自己的立場」、「不敢對抗反對的意見」。
黃暐瀚強調,但其實藍綠白以外的中間選民才是關鍵,「於公,是非對錯總有曲直,有錯就該認,誠懇認、公開認;於私,認錯短空長多。」雖然認錯當下,討厭你的人非但不會稱讚你,還會多踹幾腳落井下石,但中間選民會對你留下「明是非」、「有勇氣」、「敢承擔」的印象,這才是一個公眾人物最重要的資產。
黃暐瀚提到,以這次「民進黨團南韓戒嚴事件」來看,已刪除的po文確實給人「戒嚴能夠對抗賣國者」的感受,然後又提到台灣立院,提到藍白杯葛刪預算,這個po文就算不至於「稱讚戒嚴」,卻也完全嗅不到「譴責戒嚴」的味道。
「所以認錯是必要的。」黃暐瀚說,如果身為黨主席的賴清德願意親自出面道歉,公開說明撰文的緣由並不是黨中央與黨主席的意思,並嚴正宣示「反對台灣進行戒嚴」的可能性,寧可失去政權也絕對不會戒嚴,這樣才能讓民眾相信、讓民眾釋疑。賴清德已經po文「民主不走回頭路」,但回應不夠直接,內容強度不足,回台灣之前有一次媒體茶敘,會是很好的機會。
黃暐瀚直言,道歉需要勇氣,道歉也未必能結束眼前的紛爭,但道歉是一種態度,這個態度,會影響往後人民對你的評價,「勇於道歉,絕對勝過硬掰。」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