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公司化的臺鐵應擔起更多服務願景與想像

2024-02-05 06:00

? 人氣

20240101-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右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行政院長陳建仁、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交通部長王國材、台鐵董事長杜微。(蔡親傑攝)

20240101-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右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行政院長陳建仁、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交通部長王國材、台鐵董事長杜微。(蔡親傑攝)

2023年面對〈臺灣鐵路管理局〉公司化成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之際,許多公司化過程中的制度銜接尚在行政院及交通部討論。進入2024年,也只見到幾項策略式宣示,但仍存在許多可改善的向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顧從2002年即開始討論臺鐵改革議題,擱置到2018及2021年不幸的鐵道事故,促成臺鐵真正採取行動展開各項改革的推動,肩負了大眾對於臺鐵安全、品質、穩定、與服務的各項期待。然而,改革的重責大任或許難以一步到位,但具體目標要正確是改革方向最關鍵的因素。本文希望能從從營運安全、土地開發兼顧多元價值、營運模式翻轉與民眾參與的角度,提出對臺鐵公司化的願景想像的另一種可能形式。

一、持續從系統性角度促成安全營運

安全是所有民眾對臺鐵的期待,〈鐵道局〉及原〈臺灣鐵路管理局〉,已經針對邊坡防護、異物入侵偵測、軌道結構安全提升、行車安全改善、軌道安全提升、以及平交道安全投入了許多資源,也在持續落實中。持續的安全改革仍有待努力的面向如下:

首先,一個安全的公共服務事業,需要充足的「裕度」,才能持續的支持安全作為及維運。這個「裕度」可能是足夠臨時調度的列車、有臨時可頂替的備選駕駛長、足夠的工程及營運緩衝空間、充足的財產資源因應不同需求、採購充足的設備及零件、或是其他資源等。說到底,這些「裕度」,都需要透過縝密而全面的營運計畫、安全計畫、資本門計畫來調度財務的「裕度」,投入道這些資源之中。未來〈臺鐵公司〉 應進行更縝密的投入計畫並將其公開,使大眾能更清楚的了解。有了這接「裕度」,常年爭議的ATP問題、圍籬及隔離強度、平交道安全性、道基養護、自動化與機械化巡軌、特定擁擠月台的智慧月台閘門等問題,也才有可能進一步投入資源處理。

除了強化提供安全的營運「裕度」,接著即應建立全面的安全文化。這包含「寧願小心,不要傷心」的決策概念(better safe than sorry),以及營運同仁應落實「有疑惑就丟掉」(When it doubt, Toss it out!)的維運觀念。此處指的並非真的要將列車、零件、或設備丟掉,而是必須相信維運同仁的直覺,如果有任何「怪怪的」,就應該申報檢查或更換;因為很多時候,「怪怪的」感覺即是故障或安全漏洞的前奏。如果有這樣的「裕度」,並可透過公司現有的績效機制,同仁也才能更勇敢地提出哪裡「怪怪的」。如此,也能進一步訂出財物、營運、服務、安全、品質等關鍵績效,透過導入關鍵績效法(例如OKR方法、國際品質標準等等),讓組織能夠透過績效治理之架構,動員營運權體系投入關鍵績效之目標。使所有管理、決策、營運、維護同仁在日常運作中,都能扣合關鍵績效架構的決策與日常營運及維護。這也才能使安全文化中的「安全心智、安全設備、安全程序、安全查核」全面提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