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大家閨秀?小家碧玉? ─台灣新農業的解方

2023-12-31 07:00

? 人氣

新聞報導經常可見農民種植水果遭果實蠅危害、種蔬菜逢乾旱而枯委、寒流侵襲魚塭虱目魚…不勝枚舉。這可歸咎於我們的農耕養殖型態多是少遮蔽設施的平面粗放式經營!2019年周錫瑋先生投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他在黨內政見發表會直指在中南部看見的農耕態勢還是平面式的,不見國外先進的立體式農耕經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賴清德副總統的農業政見包括『以農立國:推動幸福、安全、科技農業,保障價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農民的辛勞,積極協助農產品外銷到更多國家』。其實當中的核心應是運用「科技」以升級農產業,但具體內涵架構呢?

新聞報導某縣市市長出席「智慧農業」講習班儀式,觀其內容,「智慧」者也就是裝設各種環境感知器,讓農民更有科學數據參考何時澆灌施肥。但這對小農是力有未逮的負擔,除

非又是國家買單,補助再補助。且如果農戶田畝面積小而起伏零碎,設置感知器就有困難。

農委會前主委陳希煌曾說他希望以後「只有專業農,沒有兼業農」。垂直農場就是相對於過去長久平面農耕方式的科技化轉變,需要「專業農」。

有估計如果納入畜牧業的土地,人類農耕已佔據了過半的全球可耕地面積,至2050年,伴隨人口增長,也許需要再增加850萬平方公里的農地,相當於一個巴西的國土面積。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科學家才將腦筋動到向天爭地,也就是蓋一棟高樓,在室內栽培蔬果作物,減輕減緩對土地需求的壓力。它的意義有如在郊區蓋平房透天,或是城鎮市區蓋公寓大廈的抉擇。

在垂直農場內裝置上述的環境感測器才有實質意義,也可避免偶發性極端氣候對農作物收成的影響、避免開放式農耕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這樣的耕作方式當然也會提高對電力的需求,但同時透過環境控制而減少或完全免除了病蟲害威脅,節省了農藥化肥,間接降低「毒蔬果」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所以,這是一個成本效益精算的過程,當然也得考量當地土地價值,尋覓合適的地區開發垂直農場。空出來的平面農地可蓋社宅、工廠、公共設施,土地交換的利益除了彌補農民地主,也用以支付興建垂直農場的開銷。

台灣已經有小規模的試驗性先導,台北市捷運中山站有一個展示間,介紹設施農業的蔬菜無土水耕栽培。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超市「瑞典綠蔬」(Swegreen),樓上是溫室,樓下是超市賣場,販賣的新鮮蔬果從發芽到培育都在一棟建築內完成。省去運輸時間,碳足跡最低。「瑞典綠蔬」研發主任如此說:

『我們不是農夫,我們是高科技公司,我們開發出在地概念的食物生產解方。』

這應該是台灣應急起直追的真正「智慧農業」、「科技農業」。我們應放下懷舊式的插秧、拔蘿蔔、坐牛車,勇敢放眼新農業。

各位讀者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垂直農場不只可以栽植蔬果,也適合畜牧業。2021年,大陸湖北省鄂州市啟用了兩棟26層鋼筋混凝土高樓的養豬場,總面積80萬平方米,豬隻年產量可達120萬頭。據《紐約時報》採訪報導:大樓全部分層飼養、環境控制、飼料智慧化投食,糞便收集後再生產沼氣發電,大幅降低傳統養豬場的汙染,也能避免豬瘟感染損失。

垂直農場從建造到運作,顯然絕非個體戶小農所能勝任其間的營建成本支出、科技配置、產銷營運管理,同時也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合。因此,最佳解方是政府承擔初期建造責任,開放有意加盟的農民以交出農地再入股的方式參與。將來如果營收有利潤,官民皆有收穫。是類似當年工研院培植台積電的模式,有別於目前灑幣式的單向補貼農民,是台灣應走的新農業方向。這是農企業「大農」,卻非財團壟斷的獨佔。農業部、經濟部、國科會的科技研發補助預算,應聯合聚焦投注於新農業,福國利民。

我們需要的是高科技公司介入生產性農業。是小家碧玉式的精緻農業。

*作者為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退休教師、文藝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