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大家閨秀?小家碧玉? ─台灣新農業的解方

2023-12-31 07:00

? 人氣

2000年,澳洲的外貿部資深農業顧問來台出席WTO研討會,她說:『現在許多國家還有國內補貼,我們不能接受,因為更多人會因為這些補貼受苦。』她的意思是說雖然已開發國家表面上開放農產品市場,卻透過補貼國內農民的手段,排擠了原本有勞力低廉優勢的第三世界國家農產品,打擊了他國的農民。講的就是我們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年,美國智庫「納稅人的常識」發佈研究報告,直指農業補貼浪費水資源:『因為農業補貼大部分是綁定種植面積,它可以影響農場經營以及鼓勵農民為華府耕種,而非為市場耕種。』意思是說既然有補貼,農民樂得「收費種田」,不管市場胃納有多大,造成產銷失衡,也浪費了水資源。這幾乎就是台灣邯鄲學步的同樣寫照。

在台灣,如果再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等於是告訴農民:政府想要你種田、希望你種更多。從政者有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看來是令人失望的。侯友宜市長在多次競選造勢活動中都宣示要再調高公糧收購價,第二場公辦政見發表會中,更是再度強調。朝野立委也在12月最後會期中,紛紛提案要求農業部提高收購價格。這只是看準農民做政策買票的福利手段,並未真正替農民設想更好的產業政策,更未兼顧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及政府財政紀律。

侯友宜提出的調高公糧收購價的選舉政見,即使一向自我標榜「保護農民、愛護農民」的農政官員也無法認同了,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如果公糧收購每公斤增加新台幣3元、烘乾費再補助2元,就會引導農民『大家拚命種,增加三萬、四萬公頃面積的產量,誘因一出來,本來在轉雜糧的農民又跑過去種水稻,這樣不好』。

是的,農政單位自2021年起就開始推動「農地稻作四選三」政策,亦即鼓勵稻農在連續兩年四期耕作中,至少選擇一期轉種雜糧作物或休耕,目的也是為了調降稻作面積。2022年稻作總面積較過去五年均值減少約三萬公頃,一旦提高公糧收購價,豈不又恢復種稻?稻米若增產,農民未必獲利,因為糧商會壓低收購價;若要增加政府收購公糧數量且保價不變甚或提高,損失的還是納稅人的錢,2023年預訂將以近百億元預算收購。

失去原意的糧食平準基金

保價收購稻米的政策始自1973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爆發「贖罪日戰爭」,引爆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後續國內糧價暴漲,為保護糧食生產,行政院於1974年核撥特別預算30億元新台幣,設立「糧食平準基金」,以前一年稻農生產耕作推估成本再加兩成利潤,定為保證價格收購農民稻穀。公糧收購政策也經過幾番輪迴演變,初期是無限量收購,農民繳多少稻穀,政府就收購多少。後期改為每公頃定量收購。再後來往往因稻穀豐收,農民及民代每期均要求再增加收購「餘糧」。如此,確實有激發農民種稻意願,穩定主食供應無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