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民族解放的先聲─大東亞會議80周年

2023-11-05 07:20

? 人氣

1943年11月6日發表的《大東亞宣言》,明確強調將以東方文化中共存共榮的「王道精神」為原則建立戰後新亞洲,強調:「蓋世界各國各得其所,萬邦相倚相扶共享共榮之樂,乃確立世界和平的根本。然而美英為自國的繁榮,壓迫他國和民族,特別是侵略大東亞,貪得無厭的剝削大東亞,隷屬化大東亞的野心,顛覆大東亞安定的根本。這正是進行大東亞戰爭的原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批評了西方的野心之後,《大東亞宣言》主張:「大東亞各國應相互提攜協作,從美英枷鎖下解放大東亞,完成大東亞戰爭,完成自存自衛。」看起來《大東亞宣言》具有高度的理想性,背後要擊敗的不只是英美盟國,同時還要對抗種族主義更為強烈的納粹德國,才能真正確保「東昇西降」成功。這也是為什麼日本與德國的同盟關係,始終無法與美中相提並論的原因。

可是在施行上,顯然日本與亞洲國家之間比德國與歐洲國家之間更難建立平等的同盟關係。當然這未必是因為日本人對待自己的盟邦比德國人對待自己的盟邦更有優越感,而是在於德國的盟邦有不少為現代化工業國家,能與德國真正做到「相互提攜協作」。比如羅馬尼亞皇家空軍有裝備國產的IAR 80戰鬥機,就算得不到德國空軍的援助,也能單獨與英美空軍戰鬥。

絕大多數亞洲的軸心國,包括獨立性最強的泰國都單方面仰賴日本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使得日本和他們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沒有平等的可能。外加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本身就沒有美國和德國強,能給盟邦的物質相對有限,卻又要求盟邦根據日軍的需求提供糧食、天然資源與勞工參戰。久而久之東亞盟邦的民族情緒沒有被滿足,倒是先被日軍給狠狠掠奪了一遍。

伴隨著日本投降而來的,是「大東亞共榮圈」就此煙消雲散。(許劍虹提供)
伴隨著日本投降而來的,是「大東亞共榮圈」就此煙消雲散。(許劍虹提供)

大東亞共榮圈的瓦解

所以大東亞會議的結果,最終只是曇花一現。隨著日本在戰場上的失敗日益明顯,泰國開始透過重慶國民政府與英美展開談判,翁山將軍亦暗中接觸英軍136部隊商討倒戈事宜。菲律賓的勞瑞爾總統,其實從一開始就是依照親美的奎松總統之命滲透到日軍陣營裡當臥底的,還與麥克阿瑟將軍保持著緊密聯繫,自然更不會忠於「大東亞共榮圈」到底。

日本允許維琪法國持續統治法屬中南半島,本身就應證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虛偽。不過維琪政府在1944年垮台後,日軍駐中南半島的第38軍發動「明號作戰」,徹底推翻了法國人對越南、寮國以及柬埔寨的統治。第38軍司令官土橋勇逸直接扶持了三國的王室,成立了越南王國、寮王國以及柬埔寨王國等三個新的亞洲親日國家。

然而這個修正來得太晚也太小,難以扭轉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的命運。而伴隨著日本的失敗,所有東亞的軸心國傀儡政權,包括選擇與日本結盟的泰國總理鑾披汶都下了台。只有在戰爭末期選擇與英軍合作,調轉槍口的翁山將軍獲得盟國承認,確保了緬甸能在1948年獨立,雖然他在緬甸獨立前慘遭政敵殺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