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歐洲最大經濟體正陷入停滯,德國該如何重整旗鼓

2023-09-01 10:00

? 人氣

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德國多年來公共投資的匱乏導致基礎設施日漸破損,教育體系日益平庸,高速網際網路和行動網路很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曾經高效的列車已成為晚點的代名詞。公共行政部門仍在依賴傳真機,成了全國性的笑話。就連國家足球隊也經常打敗仗。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所長Moritz Schularick說:「在挑戰重重的10年左右時間,我們像是一睡而過。」

今年3月,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跨國工業氣體集團林德(Linde, LNEGY)從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退市,傾向於只維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作出這一決定的部分原因是德國金融合規負擔日益加重。此外,歷史可追溯至1879年的林德表示,該公司不想再被認為只是德國公司,林德認為這種關聯在削弱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長期從事報紙出版工作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員Josef Joffe說,今天的德國正處於又一輪成功、停滯和改革壓力的循環之中。

「德國會東山再起,但存在兩個頑疾:首先是未能將舊工業體系轉變為知識經濟,其次是能源政策不合理,」Joffe表示。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記住,德國仍然是一個全球領導者。」他說:「我們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我們擁有經濟專門知識,我為我們技能嫻熟的勞動力感到自豪。但目前,我們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競爭力。」

德國仍有很多優勢。憑藉深厚的技術和工程知識儲備以及在資本財貨方面的專長,德國仍能夠從許多新興經濟體的未來成長中獲益。德國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大大提高了就業人口的比例。德國債務水準低於多數發達國家,金融市場將德國債券視為世界上最安全的資產之一。

總部位於漢堡的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說,德國現在面臨的挑戰沒有20世紀90年代兩德統一後那麼嚴峻。

那時候的德國為了整合之前由共產黨統治的東部地區而付出巨大代價,舉步維艱。當時,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和僵化的勞動法導致德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福利支出激增。太多的民眾依賴福利,而支付福利開支的勞動者人數卻太少。在其他國家紛紛押注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的時候,德國對製造業的依賴被認為是過時的。

全國焦灼了一段時間之後,時任德國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oder)削減了福利待遇,放鬆了對勞動力市場部分領域的管制,施壓失業人員接受現有工作。這些備受爭議的改革舉措分裂了施羅德所在的社會民主黨,導致他下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