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專欄:從俄國運來的午餐肉罐頭及共產主義與中國之命運

2023-09-10 07:10

? 人氣

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台灣的生活,其實頗為奢華。(圖/維基百科)
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台灣的生活。(資料照,維基百科)

然而,蔣介石直到被共產黨趕到台灣之後都未明白這個道理,他用半吊子的極權主義無法擊敗中共升級版的極權主義。歷史學家高華指出:「以俄為師」這個思路是孫文定的,孫文對蘇聯革命的總結是,蘇聯最成功的經驗是建立了黨軍,這是一支由黨和黨的領袖完全控制的軍隊,而蔣介石在到蘇聯考察後也基本認同孫文的看法,就是以黨治國、以黨治軍——蔣介石以後雖然反共,但「以黨治國」的思路並沒有改變。國民黨以半吊子的蘇聯經驗對抗共產黨全套的蘇聯經驗,失敗的結局可想而知。孫文漏洞百出的三民主義意識形態無法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抗衡,看看今天在台灣仍聲稱信奉三民主義的國民黨淪為共產黨的隨附組織,道理不言自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有奠基於喀爾文神學、清教秩序和英美保守主義的強大而整全的觀念、思想和信仰體系,才能對抗並打敗共產主義。然而,這個普世道理,不僅自稱虔誠的基督徒的蔣介石不明白,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明白。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國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十週年之際,爭取印度獨立的國大黨總書記尼赫魯訪問這個遍布列寧塑像的國家,觀察到:「這裡沒有明顯的貧富懸殊,也難以覺察階級與種姓階級制度」,「與資產階級國家相比,蘇聯對工人、農民、婦女、孩童,甚至是犯人的待遇更好」。他看到蘇聯工業的奇跡,認為國有制比私有制好,國家計劃經濟比市場機制更有效率。他的蘇聯遊記以華茲華斯對法國大革命的評論作為開頭:「活在此等黎明之中如此幸福,但擁有青春則是無限美好。」尼赫魯對蘇聯的迷戀超過此時正在莫斯科受訓的鄧小平。幸運的是,印度獨立之後沒有像中國那樣成為共產國家,這不是因為尼赫魯比蔣介石更聰明、更強大,而是因為印度被英國殖民百年,為印度留下自由與法治的制度和精神遺產。中國沒有像印度那樣整個成為英國殖民地(僅有香港和包括上海租界在內的少數幾處租界,不足以像閻錫山使用的「酵母」與「麵團」的比喻讓中國發酵,文明的孤島很快被野蠻暴政吞噬),不是中國的幸運,而是中國的悲劇。

一九二七年,共產主義的幽靈在中國、土耳其等崩解後的東方帝國遊蕩,也在西方蠢蠢欲動,在德國社會學家桑巴特斷定不會有共產主義的美國如野草般生長。黃尊三在八月十一日記載:「報載美工黨二人處死刑。」旅行英國的林獻堂八月十一日記載:「新聞載,昨夜十一時有一萬之社會主義者在美國大使館前示威運動,美國有一社會主義者,七年前曾犯殺人罪逃亡,月前被拿,判決死刑,今朝將在美執行。美國社會主義運動要求死刑執行停止,故英國亦為響應,聞已決定延期十二日,未知此後作何處置。」兩人之記載在細節上有所出入,但所指的是同一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