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劍鴻觀點:為何平反汪精衛的力道不足?

2023-08-27 07:00

? 人氣

為何「汪精衛紀念託管會」是被動的?於2010 年(10月之前?),該非政府組織在紐約市成立。何重嘉是目前該會的董事兼執行主編。作為汪的後人,她也只能夠就她所知與大家分享。對我而言,汪的孫女算是比較被動、不夠積極。她沒有學會比照趙經漢的做法亦即通過將近20年不斷的挫折和努力將她的父親趙仲容中將被中華民國政府於2018年3月追認為忠烈祠的烈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3年8月,何回應了我但是沒有答復我的一個重要問題:汪是否為戴的下線。2019年7月,一個《中國時報》記者訪問了她,前者覺得叫汪為(大)漢奸太沉重。

為何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無法平反汪?這個位於台北市並且在2018年5月掛牌的單位已經基本上完成調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所發生的不公、不義的事件的任務。 2019年2月,該委員會公告撤銷1,056人有罪的判決。到了5月,它再度撤銷2,006人的有罪判決。

2022年5月,這個委員會給了我一個電子郵件表示說平反汪並非他們在法定上要處理的議題。易言之,5月之後,降級為幕僚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只能夠繼續處理1945年8月15日之後的(新)個案。

納悶的是:由於汪是反共的,為何當時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位的民主進步黨不提議修改法規,納入自1937年7月7日以來所發生的不公、不義的事件?

20180906-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顏麟宇攝)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何教育和學術界呼籲平反汪的不多?2022年7月7日,一個位於台北市的基金會舉行了一個有關「重探抗戰史:戰爭與我們的距離」的講座。一位資深的政治學教授在他給我的電子郵件說有關平反汪的研究應該交給歷史學家。主要的問題是:不見得歷史研究者會比社會科學研究者客觀。前者所關心的是過去,而後者則要同時就過去,現在和未來套用或者創造一個經得起考驗的理論(和模式)。另外一位國民歷史研究者則說平不平反汪是次要的。她認為要把所有的事實呈現出來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問題是:很多的資料是會被(刻意地)銷毀的,就是連《南社詩話》也有人對它提出質疑,說不是汪的作品。戴不可能從墳墓坐起來說汪就是他的下線。

是否會有第二個比較放得開的毛澤東?

2015年7月14日,中共《解放軍報》軍報刊發長文談抗戰期間的「漢奸現象」,點名汪等多個向侵華日軍投降的(大)漢奸。至今,在中國內地,收藏有關汪的專書似乎還是會碰到麻煩。由中國時報(台北)出版的《汪精衛與現代中國》這個套書在內地被禁止出售。

可是,我們也可以越來越多的看到內地的民間單位或者出版品有美言汪幾句的事實。筆者在大陸的《百度百科》倒是看到以下有利於汪的文字:1943年3月與日本帝國签簽約收回蘇州、杭州、天津等八市的日本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租界,8月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宣布廢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條約》。(順便一提的是,1943年1月9日,汪向美國和英國宣告雙方已經處於戰爭狀態。我在《聯合報》閱讀到以下的文字:直到1943年【1月】對日抗戰期間的中國,仍遭受共計22個國家的745個不平等條約。又我在《中國時報》閱讀到以下的文字:汪曾經派遣他的官員去控制新疆省。1943年5月,蘇聯才開始撤離新疆。之後,這一片國家的土地才被重慶國民政府統一。)筆者也在《百度百科》看到一個日本(不算高級的)官方人物讚美汪的一句話:「惟有【內閣總理大臣】近衛【文麿】。與汪先生坐在一起還相配。汪先生的風度氣概,如山河不驚,當時我嘴裡不說,心裡實在佩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