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傑明專文:不想救又甩不開,蔣介石成了美國布局東亞的災難

2023-07-23 07:10

? 人氣

當中共將控制區擴展到國内其他地方時,美國外交官與中國共產黨人之間開始建立起帶有試探性質的聯繋管道,但是華盛頓很快就禁止這種讓中共在國際上贏得好名聲的做法。不但如此,美方還準備實施一連串的經濟制裁,目的是盡可能讓新共黨政權統治下的生活變得艱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時的倫敦已經在對華政策上和華盛頓分道揚鑣,導致原本向來習於在各項重大議題上步調一致的兩國關係,在此時出現裂痕。說到底,這種分歧是源自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勝利一事上付出不對等所致。英國工黨政府對於為了維持財政平穩、不得不求助於美國而感到不滿,而至少在冷戰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之前,華盛頓對倫敦還要堅持標榜昔日帝國榮光感到相當惱火。中國内戰的進展使得兩國之間的若干摩擦浮上檯面;到了一九四八年底,英美兩國各自依據其在華利益的不同,對於共產黨拿下整個中國的前景,分別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

倫敦和華盛頓一樣,對於共産黨即將在内戰獲勝感到憂心。然而和美國不同的是,英國對中國內戰保持冷眼旁觀的距離,而且拒絕支持蔣,或對其政府提供援助:英國和國民黨政權沒有戰略或情感上的聯繫關係。蔣介石對英國同樣也全無好感。「英夷不滅,何以解放全人類?」蔣氏在其革命生涯的早期,曾於其日記裡留下這樣一句話。在反映他內心深處思緒想法的紀錄裡,充滿了反英情緒的記載。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何傑明(Graham Hutchings)是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和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名譽教授。他在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八年間擔任牛津分析國際顧問公司(Oxford Analytica)的負責人和《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中國特派記者、特約撰稿人,是中國歷史專家,也是《現代中國:崛起的夥伴大國》(Modern China: A Companion to a Rising Power)的作者。本文選自作者著作《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