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專文:諸神遠去之後─人殉風俗總算走到終點

2023-07-26 05:10

? 人氣

在西周朝,殷商遺民的人殉習俗是逐漸式微的,一直延續了近百年,但最後還是消亡了。而且,各地商人使用殉人的數量也有差別,一般而言,被拆分且和周人比鄰而居的商人聚落,人殉規模較小;商人大量聚居的地區(如宋國),以及未經過周朝征服的商人方國(如史氏薛國),規模則較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如,晉南的天馬—曲村遺址(晉國都城)有一片西周初期中小型殷商遺民墓地,其中二十三座埋有殉狗,兩座各殉葬一人;河南新村(衛國)M17中型墓,有一名屈肢殉人,有殉狗,也屬於西周初期殷商遺民墓。

相比而言,在西周諸侯國遺址中,燕國都城琉璃河遺址(位於今北京房山)墓葬的殉人比例很高。一九七○年代,對琉璃河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發現,這裡的西周早期墓葬分為周和商兩個區:周人墓葬在京廣鐵路以東的II墓區,共十六座,沒有殉人;殷商遺民墓葬在京廣鐵路以西的I墓區,共十八座,殉十二人,其中,五座各殉一人,三座各殉二人,一座車馬坑殉一人。經鑑定,這些殉人都是未成年人。到西周中後期,該墓區已經沒有殉人的現象。

雖說琉璃河墓葬的殉人數量比起殷商時代已經少了很多,但在已發現的西周諸侯國中還是比較高的,原因何在?這首先涉及本地原有的風俗習慣。琉璃河遺址有夯土城牆的殘留,牆基寬約十公尺(已被西周初期墓葬破壞),說明在召公家族被分封到燕國之前,本地已經存在規模較大的城邑和政權。雖然目前的考古尚未發現古城時期的聚落和墓葬,但根據稍早一些的北京昌平張營遺址,夏代後期和商代前期的張營居民中還流行著食人習俗,說明北京—燕國範圍曾經存在比較殘酷的文化形態,而且很可能和殷商文化之間有密切關係,只是我們還不清楚這種文化和商代後期乃至周初的歷史如何銜接,但它很可能延續到了新興的燕國。

周初的封國中,燕國最為僻遠,周王朝的影響力在這裡已經比較弱,所以當時人殉行為還比較突出,但大的趨勢仍是殷商遺民被周文化改造,所以並非殷商遺民墓區都會有殉人,琉璃河墓區的界限和鐵路也不完全重合。比如,一九八三年在鐵路東側發掘的一片墓區,共發現西周時期的墓一百二十一座,有大中小各級墓葬,還有殉多組車馬的坑,很多伴有殉狗,但都沒有殉人。該墓區可能屬於某些較早接受周人理念的商人族群,但因出土銅器的族徽不太統一,數量也不多,難以判斷這支商人的來歷。

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內的西周初期「弓魚」國墓地,已發掘出數座規格較高的大墓,其中三座有殉人,都是用一名侍妾隨葬男性墓主,侍妾還有自己的小棺槨和部分隨葬品:竹園溝的M3和M7都是只殉葬了一名侍妾;茹家莊的M1則殉人較多,不僅墓主和侍妾都有雙層棺槨,還發現殉葬者骨架七具,有四具裝在木匣(棺)中,此外,墓道口上層還有一具被肢解的青年女性屍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