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務虛的頂大與卓越

2022-11-14 05:50

? 人氣

美國頂尖大學招生涉嫌歧視亞裔學生,圖為哈佛大學(新華社)
教育部近年來砸下鉅額競爭型經費,希望提升與促進臺灣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規模最龐大的是投入經費高達一千萬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該計畫前階段稱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新華社)

再看獎補助經費規模也達到三百餘億的「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簡稱「教卓計畫」),目的為促進大學教學、學習及資源等面向整體品質提升到「卓越」境界;卓越是目的,經費獎勵是協助學校教學達成目的之工具,但實際情形是造成許多大學以爭取「教卓計畫」之經費為目標,而非追求真正做到卓越教學品質;更有不少學校以歷年獲得的獎勵金額多寡來製作大學排名和招生宣傳,甚至高掛「本校獲教育部評定為教學卓越大學」的看板、走馬燈,大肆宣傳。連監察院都提出該計畫僅屬教學硬體之基礎建置,難稱「卓越」,要求教育部應明確計畫之定位,在「基礎」與「拔尖」計畫之間做出區隔免生爭議。所以自稱獲得卓越稱號的大學們,充其量只是「類卓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兩例顯示,連身負高等教育培育人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重責的大學也陷入迷思,錯置了真實與虛假,混淆了工具和目的,和類火車、類包機的荒謬所差無幾。檯面上雖沒有直接用「類」頂尖、「類」卓越的字眼描述,實際上就是這種光景,令人擲筆嘆息。

東漢文學家王符,批評當時學者「好語虛無之事,爭著駢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在其〈潛夫論〉中提出:教育工作者,「應以道義為本、以巧辯為末」;政治工作者,「應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守本離末則民富、仁義興,守末離本則民貧、道德崩」,值得當代政治與教育工作者警醒。若捨本逐末之習、巧辯詭麗之辭、標新立異之舉成風,各行各業,習慣性地在真實和虛假之間遊走,藉由言辭文字包裝的技巧,達成特定的目的,則這種見得到或見不到「類」字的行銷伎倆,就會充斥於我們生活日常,此風既長,終將導致天下諸事無人願意務本求實的惡果。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