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金廈大橋會帶給金門繁榮還是風險?

2022-06-23 07:20

? 人氣

柯文哲赴金門為台灣民眾黨金門聯絡處揭幕,受訪時說支持金廈大橋。(取自民眾黨臉書)

柯文哲赴金門為台灣民眾黨金門聯絡處揭幕,受訪時說支持金廈大橋。(取自民眾黨臉書)

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到金門為民眾黨開疆闢土、成立黨的連絡處,並且在當地受訪時主張興建「金廈大橋」,他說這比「小三通」更有效率;而陸委會直接批評柯文哲把金廈大橋和小三通並提是指鹿為馬,「無知主張、荒謬比擬」,無視國安風險。柯P一席話讓爭議多年的金廈大橋又成焦點,更重要的是,再度突顯出金門這個鄰近中國大陸海岸的島嶼,七十多年來身處邊陲的悲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從本世紀初就倡議要興建連接兩岸的交通管道,2004年中國國務院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就包括一條連接北京與台北的高速公路(京台公路),到了2008年北京更提出福州至台灣的鐵路規畫。之後更具體提出北中南三條連接兩岸的鐵公路規畫,其中南線就是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到台灣嘉義。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再納入京台高速鐵路。京台高速公路中連接福建與台灣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段也已於2020年通車。

中國富豪陳光標最近在家鄉捐贈了價值7000萬美元的產權給當地政府。
2014年中國「首善」陳光標宣布要投資15億人民幣興建金廈大橋。

金廈跨海大橋則是在2009年中國福建推動「海西計畫」時提出的,當時把金廈跨海大橋視為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的一部分。而金門縣政府也曾在2006年委託顧問公司研究金廈大橋的可行性。2014年中國「首善」陳光標還宣布要投資15億人民幣興建金廈大橋。不過,就像這位被中國重要媒體《財新》封為中國「首騙」的大善人吹噓過的不少善舉一樣,這個投資案也無疾而終。

金門與廈門早已是一日生活圈

之後中國大陸仍繼續在倡議金廈大橋,2019年1月,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談話,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還稱「金門馬祖可優先考慮和大陸應通盡通,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新四通」。福建省方面也宣稱已展開廈金大橋大陸端的測量勘察。

習近平2日在人民大會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美聯社)
2019年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談話,稱「金門馬祖可優先考慮和大陸應通盡通,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新四通」(美聯社)

從「京台公路」、「海西」到「新四通」,在這個脈絡下,陸委會很自然地會把金廈大橋視為中國的統戰構想,目的在於讓金門融入廈門,成為福建的一部分。依中共宣傳說法,金廈大橋一旦建成,將是連接金廈、接軌兩岸的「臍帶」。而2019年新上任的金門縣長楊鎮浯也呼應習近平,宣布成立「新四通專案辦公室」。當年6月海峽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國政協主席汪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等北京大員出席,金門方面則有楊鎮浯、金門議長洪允典、立委陳玉珍和縣商會理事長李有忠等人與會,楊鎮浯就在大會開幕致詞時就倡議打造「金廈共同生活圈」。

固然,從胡錦濤時代的「海西」到習近平的「新四通」,都是要把金門融入福建。事實上,因為地理與歷史因素,早在1949年之前金門與廈門就已是一日生活圈;在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金廈民眾私下往來逐漸恢復,小三通後金門人到廈門置產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楊鎮浯口中的「金廈共同生活圈」已是存在的事實,若有一條大橋連接兩地,那就更是乳水交融。

金門人不想再度淪為兩岸衝突砲灰

20151202-蔡英文金門助選,陳滄江。(顏振凱攝)
2015年蔡英文到金門為立委侯選人陳滄江助選。陳滄江主張建金廈大橋,蔡英文則強調自己催生小三通。(顏振凱攝)

2015年立委選舉競選期間,當時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來到金門,並為當時還是民進黨籍的立委參選人陳滄江助選,陳滄江競選政見中就包括了興建金廈大橋。蔡英文當時口頭上並未替金廈大橋背書,不過她強調自己在陸委會主委任內花六個月就成功地讓小三通從無到有,為金門繁榮打下基礎,也宣稱若當選後會讓和平與穩定持續,幫助金門再創發展契機。

蔡英文在金門強調兩岸和平、突顯自己對小三通的貢獻是很自然的事。處於兩岸對峙第一線的金門,最怕的就是兩岸再爆衝突,它又首當其衝成了倒楣鬼;他們擔心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會惡化、讓金門人當了半個世紀砲灰的歷史重演。即使民進黨也努力經營金門、馬祖,選票的確也增加了,但依然在立委、縣長選舉中沒有斬獲。

而高唱「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他和他領導的民眾黨是有可能在金門開拓票源,他在金門倡議金廈大橋既討金門人歡心,對岸聽了也高興。不過,對金門而言,金廈大橋真的能帶給金門繁榮嗎?

從金門本位規畫台─金─廈關係

20190109-金門縣縣長楊鎮浯參與國民黨黨部15縣市長便當會。(蔡親傑攝)
金門縣長楊鎮浯「金廈共同生活圈」的構想,是希望藉由結合廈門擴大金門腹地,而留住當地人、也吸引移入者。(蔡親傑攝)

金門是個人口常期外移的地區。雖然因為有了金門酒廠這個金雞母,讓居民享有好福利,很多外地人選擇入籍金門;表面上人口成長率高,但大部分都是在籍不在地。據估計有五、六十萬金門人在台灣工作、求學。楊鎮浯「金廈共同生活圈」的構想,就是希望藉由結合廈門擴大金門腹地,而留住當地人、也吸引移入者。

中國喜歡用「一衣帶水」形容兩岸,其實用來形容金廈關係更合適。金門離廈門才五公里,金門人現在喝的也是引自廈門的水,用一條橋來構築「金廈共同生活圈」似乎是合理的選擇。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小三通實施以來,金門並沒有因此留住人口、也未讓在地產業生根,多一座金廈大橋,是在擴大腹地、還是讓福建加速吸納金門的資源?這也類似香港人對「粵港澳大灣區」和「香港深圳一體化」的疑慮。柯文哲倡議金廈大橋、陸委會以國家安全為名回擊,其實還站在台灣立場看金門發展。怎麼從金門本位、從金門的自主、永續發展來規畫台灣─金門─廈門的關係,這就需要更多具體論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