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畢業50年,見證臺灣核電的興與衰!

2022-05-12 13:40
核四成黃花,也意味著終結台灣一代結束的核能人才。(李佳穎攝)
核四成黃花,也意味著終結台灣一代結束的核能人才。(李佳穎攝)

在台電公司,核能電廠的施工及運轉是電力公司唯一必須受國際(原子能總署、世界核能運轉協會及各大國外顧問公司)監督及評鑑的,核能安全並未打折。

關機後的核四廠一號機控制室。(王伯輝提供)
關機後的核四廠一號機控制室。(王伯輝提供)

核能發電在臺灣的衰退⋯

近年來,核電在台灣逐漸沒落。我們聽到的話語是:「拋棄科技,只有意識型態!」「換了政權,換了腦袋?」「非核家園?用愛發電?」「核能人才流失!」

解嚴後,政治人物及社運團體紛紛尋找活動的舞臺,恰好,蘇聯車諾比電廠發生事故及日本人對福島核電廠的處理不當,反核成為社運的主流,昔日科技救國,竟變成科技誤國?

不過,雖然我們在核電廠或施工單位看到了這麼多的反核運動,但當時的政府還挺得住,圍牆外反核,圍牆內仍兢兢業業!事實上,這些反核團體或個人,他們並沒有親自了解核能或是親自進入過核能電廠,只因選舉,他們就要反核,當時的政治人物就想到利用「非核家園」這個政治語言來和選民溝通!

當理想主義及政客們訂出了非核目標時,我們仍然覺得理想與事實,會有一段差距。若一個政治語言,把它變成科技事實,後果將難以承受⋯

誠如前幾天,有位出名的能源部落客說:「有道是盲人騎瞎馬,領導人對能源知識原來薄弱,配上一個能源知識半斤八兩的政務官,臺灣落入深淵只是遲早的事!」硬要把臺灣往非核家園的路上走!今年3月3日,一個興達電廠的單一事故,就是因「缺電」導致雲林以南的電廠全跳機,因為北部低頻卸載快,系統才沒崩潰。去年5月13日及17日已經驗證了二次的大停電。然而,執政黨仍硬要將臺灣拉往「理想及口號式」的非核家園!

當年核四廠工程師,完成原子爐爐底的工作,步出厚厚圍阻體的情景。(王伯輝提供)
當年核四廠工程師,完成原子爐爐底的工作,步出厚厚圍阻體的情景。(王伯輝提供)

臺灣的核能不衰也難

民國61年清華大學畢業至今,恰好50年,見證了領導人視核能為臺灣工業發展的龍頭,也體驗了領導人無視於臺灣電力走鋼索的窘境?硬是要切斷穩定的核電!

要反對,什麼理由都可以

隨著俄羅斯及烏克蘭戰爭,氣候變遷等問題,許多國家都改變了它們的能源政策。英國宣布要增建8座核電廠,美國要增加60億美元用於核電廠延役,中國政府宣布增建6座核電廠,韓國也宣布核電廠延役,日本更加速核電廠重啓⋯⋯

最近有個政論節目主持人問某位執政黨立委,為什麼反對核電?他說,我們沒有辦法處理核廢料,所以我們必須非核⋯等等!

我必須很負責任的告訴您,美國也沒有核廢料的永久儲存埸,他們的核廢料就放在廠內,用乾式儲存的方式。

我們核電廠興建運轉等所有的法規,完全依照美國,對核廢的態度及處理方式,也就完全照美國的做法,可以嗎?

要反對,什麼都是理由!

這幾天天氣回溫,臺灣僅剩2%至5%的備載容量,還是靠各大科技業及鋼鐵公司,用他們自備的輕柴油發電設備及辦公室不得開冷氣來閃過,夜路走多了總有一天碰到鬼⋯

盼望,我們的政府要讓人民安心!

我們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務實點的政府⋯

7、8月,臺灣酷熱,怎麼辧⋯⋯

最後,我只能說,天佑臺灣! (相關報導: 王伯輝觀點:孤臣無力回天—核四老兵的殘念! 更多文章

*作者為核四前廠長,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林岳龍觀點:以蒼生為念,執政者你做到了嗎?
吳典蓉專欄:民眾排隊買快篩犯了什麼天條?
觀點投書:WHA美夢再碎,防疫惡夢再起
觀點投書:陳時中的負能量惹怒綠色選民
陶在樸觀點:標槍反坦克導彈在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及系統動力學模擬
科學實證有效的「呼吸練習」,讓你開會時不再想潑咖啡到那些蠢蛋臉上:《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選摘(5 )
2022下半年星座運勢出爐!命理師指5星座人際、事業運大旺,第3名性格「越怪越吃香」
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把Omicron病毒當第4劑是錯誤訊息!」專家:與病毒共存是樂觀講法
藍民代爆料福又達賣快篩比賣高端給政府還賺 郭正亮揭澳洲售價斥暴利
「疫情真的緩解了!」沈政男預言北市確診高峰延後到這一天
「台灣疫情曲線與紐西蘭相似」 陳秀熙提3作為避免重蹈紐國慘況
不幸流產竟遭判刑!婦女被控犯下嚴重殺人罪,法院判處30年有期徒刑
中央預估下週高峰 盧秀燕籲市民加強防疫
增設板橋江翠設置社區篩檢站擴大服務量能 侯友宜:看診+PCR+領藥一次服務到位
曝台灣中重症死亡率遠高於國外 台大醫示警:醫療量能考驗才正要開始
黃土水雕塑作「甘露水」高雄開箱 史哲:另一件作品啟動返鄉
關貿網路延續成長軌跡,2022年第一季營收成長15%
Hitachi Vantara連續三年榮獲Gartner主要儲存領域領導者肯定
承億文旅五月超優惠,百變媽咪就來承億文旅 全台6館特色旅宿任挑
威士忌中的獨角獸 費特肯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 隆重鉅獻全球限量珍稀之作
五泰輕軌結合銀河灣計劃 五股、蘆洲攜手補漲
迎戰大學考招!北一女網紅學霸新北市圖分享讀書密技
「幸福河濱LOVE新北」每年吸引逾2700萬人次到訪、大小朋友都開心
旅宿迎擊疫情考驗 續推新北OK標章 備戰未來產業復甦
超復古80年代紅白機躍上眷村牆面《南村有光》光雕秀5月11日啟動
新北居家照護推快速銜接計劃 亞東、慈濟、新店耕莘、新北聯醫先行試辦
小馬可仕當選總統,菲律賓是否會倒向中國
醫療人才的搖籃 「仁德領航」產學合作打造防疫黃埔尖兵
數位轉型里程碑港台跨境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級數位解決方案
下周進入疫情洪峰?侯友宜:「保全醫療量能」是決勝關鍵,滾動式隨時全力迎戰!
市議員肯定陳其邁照顧原鄉需求 盼市府團隊再接再厲服務高雄
視察木柵防疫急門診民眾喊選總統 柯文哲:先撐過最危險的下周再說
信義鄉新興經濟作物 紅玉甜桃甜脆口感5月正值產季
新北試辦「居家照護快速銜接計畫」 65歲以上優先視訊評估、用藥
台灣6月還要升息?央行這份報告點出「3關鍵」,透露利率政策走向
央行第5波打炒房要來了? 楊金龍暗示伺機出手,「信用管制仍有精進空間」
幕後》「國親雙棲」李鴻鈞獲提名監院副院長 綠營高層曝蔡英文決策考量
7、8月才能重返過去疫情水準?蔡英文:現在是能否正常生活的關鍵階段
高市38區推關懷包得來速 陳其邁:效果比預期好
中美最新研究:中國若冒然放棄「清零」,恐導致1億1200萬人染疫、逾150萬人死亡
民間企業捐贈 黑松公司贊助300萬修八卦山牌樓
比燒餅夾油條更肥!營養師公布「中式早餐熱量排行TOP15」,爆肥冠軍騎2小時腳踏車都消耗不完
裕元種子書坊與中市社會局合作 共推親子友善角落
中市國小莫德納疫苗校園接種開跑 市府安排醫療院所到校施打
明起3類人「快篩陽=確診」!通報5步驟一次看懂,視訊診療前先做這件事
串聯兩處熱門步道 中市霧峰生態植物園區步道嶄新亮相
台灣之星直指斷訊因「台電設備故障」 台電反擊暗示業者為省錢釀災
乘載市民文化夢 世界級地標台中綠美圖11日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