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邊境風暴 果敢王彭家聲再戰緬軍 牽動中緬關係

2015-03-01 22:50

? 人氣

由於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政治氣氛等特殊原因,果敢一度是一部分中國人的好去處,成為了一個特殊的華人社區。在果敢,所用的電是由中國供給的,所有的電話、手機都是中國的號碼,統一區號是雲南省臨滄地區的「0883」,各種公用電話亭上的「國內直撥」指的是中國,而不是緬甸,四處張貼的移動通訊廣告都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更為明顯的是,果敢通用人民幣,很少有人使用緬幣。 在二零零九年以前,經過多年「經濟改革開放」的果敢已經發展成為了中緬邊境的「小澳門」,黃、賭、毒起舞,活色生香,千里迢迢絡繹於途的遊客,不少就是為此而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臥薪嘗膽五年多,已經八十四歲高齡的彭家聲突然在二零一五年二月九日對果敢發動了「光復之戰」,果敢同盟軍與政府軍同時在多個地點激烈交火,迫使政府軍大量從外地調援,甚至動用了飛機和坦克,果敢城區頓時變得人跡稀少,自治區的管理完全被打亂。二月十七日,多次重申推行民族和解路線的緬甸總統登盛簽署總統令,決定從當日起結束果敢的民族自治,暫定實施為期九十天的緊急狀態,由軍方接管當地一切權力。

二月二十一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部的米雅通吳中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迄今為止的戰鬥中已有五十五名政府軍官兵死亡、一百零五人受傷,果敢武裝方面有七十二人死亡。 米雅通吳還稱,佤聯軍、猛拉軍、德昂軍、克欽軍、若開軍、北撣邦軍與果敢軍結成同盟對政府軍作戰,必須為之承擔責任及付出代價,預示政府軍全面發動戰爭的可能。不過,果敢同盟軍方面並不認可緬甸軍方的說辭,在堅持戰鬥的同時也不斷接受緬甸媒體的採訪,不時透露出與政府方面大相徑庭的消息,並特別闡明「我們的背後沒有中國」。

事實上,少數民族武裝一直也是緬甸軍方保留的政治籌碼,戰爭成了軍方證明存在的一種政治博弈手段,也可以以此鉗制國家政局的走向,甚至操縱二零一五年總統大選的暫停、延期或取消,二零零八憲法中保留的緊急狀態條例已經在果敢派上用場,由此未來也有推向全國實行軍管的可能性。在緬甸三大政治勢力「軍政府、民主力量和少數民族武裝」中,前兩者始終是緬族內部矛盾,因此在打擊民族武裝時經常一致。

果敢戰事一直在繼續,再次在緬中邊境地區造就了大量難民的出現,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緬甸境內的難民主要集中在臘戌地區,大約在八千人以上;中國邊境主要集中在鎮康縣南傘鎮,人數高達四萬以上。值得留意的現象是,緬人南逃,漢人北逃,因此有評論稱「難民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