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嘉觀點:「使用者付費」,真的是醫療公平正義嗎?

2022-03-22 06:40

? 人氣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設計。雖然它到底是保險或社會福利,一直有所爭論。(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設計。雖然它到底是保險或社會福利,一直有所爭論。(資料照,柯承惠攝)

從去年不斷放消息測風向,到上個月媒體、健保會會議討論,最後3月16日衛福部預告草案,健保部分負擔政策將定案為,「原本免部分負擔的慢箋、檢查檢驗都將收費,慢箋首次調劑將比照藥品收費,但第二、三次免收,檢查檢驗則是基層院所500元以下免收,500元以上及到大醫院要收,均按費用10%至20%收取;急診也調整為輕症跑大醫院最高收800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次部份負擔調整,蔡政府揭櫫的原則是「使用者付費」。這個大旗一舉,對長期浸潤在資本主義思想的台灣人民來說,不論朝野政黨,似乎反對的人很少,健保署長李伯璋甚至在2月20日親自以「『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實現醫療公平正義」為題,在媒體投書。

但,照顧全民健康的醫療,講究「使用者付費」,真的是公平正義嗎?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設計。雖然它到底是保險或社會福利,一直有所爭論。但,形式上它是「用收取衆人的保險費用,來支付生病者的醫療費用」的保險方式,本質上希望達到社會福利、照顧全民健康的效用。用保險的形式要達到福利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矛盾。以一個醫者的立場,筆者當然期待健保的改革能逐漸朝向社會福利方向走(尤其健保保費的設計以所得分等級,原本即有進行財富重分配的概念)。很遺憾的,這一次蔡政府抬出「使用者付費」,是偏向保險、消費的邏輯,對於弱勢民眾(貧病者)是不公平的。

蔡政府強調,新制上路後,一年有1462萬人受影響,其中以年增支出201元至500元有317萬人最多,其次是501元至1000元有247.6萬人,再來是10元至50元有221.7萬人,846萬人完全不受影響(重大傷病者、低收入戶)。乍看之下,影響人數與費用好像不大不深。真實狀況呢?

蔡政府不知道,在貧富不均逐漸加深的台灣社會,還有很多老人家,沒有退休金,年輕子女無太多寬裕財務可以支援,也不符合低收標準,無法免除部分負擔。很不幸的,這些老人家又常有好多慢性病,可能需要看好幾科,在大眾交通不方便的中南部,看病費用加上交通費用,原本已非常困難勉強了,如今再漲部分負擔,無疑雪上加霜。即使有重大傷病可以減免部分負擔,健保署規定也只限於看該相關科別才能使用重大傷病身份。如今不僅調漲部分負擔,更要他們因為貧窮可能需要放棄到大醫院就醫的權利,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更何況,上述只是門診情形。如果是住院開刀,蔡政府知道嗎,即使有健保保障,現在醫療有多少自費項目?腹腔鏡開刀、腹部傳統刀都要自費幾萬元;骨折開刀自費骨材,隨便也上十萬,冠心症放支架更不要講。如果沒有私人醫療保險,生病住院開刀,都是一筆龐大的費用支出。不幸的,台灣很多老人家,年輕時沒有醫療保險的觀念和財務,年紀大時更難找到合適與付得起的醫療保險合約。或許蔡政府會說,那使用健保醫材,就不要用自費醫材,便可減少負擔。但是,當病人和家屬面對院方解說,自費醫材的優點時,卻要因為龐大費用金額,造成老人家及其子女內心的糾結與掙扎,那是何等的痛苦!這豈是那些喝紅酒、吃大餐、開豪車的政府官員可以想像的。

所以,這次調漲部分負擔,其實是一種「劫貧濟富」。因為健保財務入不敷出的處方,除了減少醫療支出外,就是增加保費。但是政府對於前者,無力控制;對於後者,常常不敢調整。原本全民健保保費設計,是從有錢者(較少生病)收取較多的費用,補貼保障生病者(較常是窮人)的醫療,是一種風險分擔與財富重新分配的概念。現在健保準備金不足,如果調高保費,是富者要付較多,蔡政府卻以「使用者付費」的理由,要貧病者多付錢,這正是典型的「劫貧濟富」,那來的醫療公平正義?

當蔡政府官員,如陳時中、李伯璋之流,抬出「使用者付費」、增加貧病者負擔時,卻還沾沾自喜,「這次部分負擔調整,要讓民眾有一點痛,但不能恨」,把人民當做貪小便宜、拿藥不吃的賊,沒有悲天憫人的精神,根本是一個不合格的醫者!令人不恥。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