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訪華50周年:進入「新冷戰」的中美關係能否再「破冰」

2022-02-22 14:33

? 人氣

1972年2月,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毛澤東會晤。(AP)

1972年2月,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在北京與毛澤東會晤。(AP)

1972年2月21日,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應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邀請,實現歷史性上首次訪華,期間與領導人毛澤東會面,結束兩國多年彼此孤立和敵對局面,亦為之後兩國建交以及中國加入國際外交舞台奠下基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日, 中美兩國舉辦尼克森訪華50週年紀念活動,希望「回顧歷史,展望將來」。

但在中美關係因貿易、新冠疫情、人權等問題惡化之際,當年破冰會晤又對今天轉冷的中美關係有什麼啟發和借鑒之處?

歷史的地緣政治

尼克森的中國破冰之旅最大誘因來自地緣政治。美國和蘇聯當時處於冷戰,美國在進行多年的越戰中處於弱勢,國內反戰情緒高漲,要做到從越南體面撤兵,以及向蘇聯施壓,中國成為了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

與此同時,中國和蘇聯在1950、60年代開始,因共產主義路線以及軍事威脅等因素關係轉差, 中國擔心蘇聯的軍事威脅,蘇聯不滿中國的人民公社運動和大躍進。

1969年,兩國間發生了珍寶島事件,雙方軍隊在黑龍江流域發生武裝衝突。

香港大學歷史系徐國琦教授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中美當時就像一對互相有好感的男女,但由於彼此沒有可信賴的渠道,有著相互不信任的巨大障礙,都擔心自己是否一廂情願但。 同時, 兩國領導人均野心勃勃地想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最終促成這場中美大和解。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周仁華博士則對BBC中文表示,當時身陷「文革」當中的中國面臨國際孤立,高層也對中國應該如何面向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周恩來屬於希望尋求中國對世界開放,而林彪則傾向效仿莫斯科模式,這次與美國總統見面的決定,意味毛澤東認同周恩來的想法。

結果,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和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秘密訪華促成了這次外訪, 也出乎各界預期。 尼克森的這次訪華更被指「改變世界的一周」。

眾多歷史學者的分析都認為,那段時期中美致力改善關係下,均達成了雙方的目標: 蘇聯不敢為所欲為,美國得以從越南撤兵;因為外交上的突破, 尼克森獲得更多國民支持, 以壓倒性姿態成功連任。 因此,他和季辛吉一起被稱讚為外交高手。而中方則透過此次訪華,讓美國透過《上海公報》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並借此重返國際舞台。

徐教授說:「尼克森訪華是中國重返國際舞台的重大一步,此後北京取代台灣在聯合國代表地位; 中美對抗蘇聯、正式建交,以至後來中國全面崛起。 乒乓外交和之後中美領導人互訪,無疑都是中國內政外交重要轉折點,如果沒有發生,則沒有之後的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