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觀點:美國政府「借雞生蛋」?中國怎麼辦?

2022-02-07 07:00

? 人氣

美國企圖以擴張性財政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但可以不要中國嗎?(AP)

美國企圖以擴張性財政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但可以不要中國嗎?(AP)

美國的經濟年度報告出爐了,作為依然的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向自然會有全球性的影響。

疫情後的兩年,許多國家的經濟走勢都是先抑後揚,所以單純地看2021年的表現非常容易誤導人們的視線。比如美國的2021年經濟增長率非常好看,名義增長率9.8%,實際增長率5.7%。但這絕大部分是因為2020年的基數很低。所以,如果把2019年作為基數,拿出來的數據就比較可靠和客觀。美國2021年的GDP總量是23萬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了1.57萬億,兩年的增長率是7.5%。而中國呢?2021年達到17.7萬億美元,比2019年多了3.4萬億美元,增長率23.8%。這其中一方面是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比較高,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匯率大幅度的升值。由此,中國GDP佔美國的比重達到了77%。所以,想預期未來的中美經濟走勢,除了關注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匯率的變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因為它就像是全世界資本對兩個經濟體的估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的年度經濟報告中第二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國債,剛剛突破了30萬億美元大關。兩年來增加了差不多7萬億美元。那麼美國的聯邦政府收入情況如何呢?只有差不多7萬億美元,佔了GDP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靜態來看,美國可以說是債台高築了。很多人疑惑:用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來講,美國早就超過了100%,為什麼還不像當初的南歐國家一樣信用破產?

這兩年疫情期間,中國的外貿順差差不多是1.2萬億美元,但是官方外匯儲備大約只增加了1500億美元。那麼還有一萬億美元去哪裡了呢?即使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歐元和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比例基本是一比一,那也有5000億美元的現金被中國私人持有啊!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累計計算近二十年來的中國外貿順差總額,已經差不多達到了6萬億美元,是官方外匯儲備的兩倍。

面對美聯儲的大放水和美國國債的大幅度上升,那些持有美元的人怎麼沒有喪失信心呢?或許是因為美國還是世界第一的經濟強國,持有美元還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所以美聯儲敢於大放水,壓低美元利率,使得美國政府每年的國債利率反而走低。照這樣下去,萬一實現了負利率,100萬億國債也不怕啊!如果更進一步,美國政府用國債的籌資搞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拉動真實的經濟增長,未來稅收收入增加更加會減少國債的還本壓力。這是一個完美的借雞生蛋故事。

但是故事總不會任人一廂情願地演繹。貨幣發行量的持續增長導致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會減弱大家持有美元的動力。尤其是相較於人民幣,有完整穩定的產業鏈做後盾,其購買力更加穩定,那麼美元的匯率就會下降,世界貨幣的地位岌岌可危。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斷走高,就是一種警告。當然,現在就說人民幣會和歐元一樣,和美元分庭抗禮,還有點兒危言聳聽。因為人民幣本身的貨幣管制和美國的技術打壓,還暫時不能作為世界貨幣廣泛使用。

美國噩夢:財政貨幣雙收縮

在美國國內,如果通貨膨脹率持續走高,利率也會走高,將會導致資本市場大幅受挫。宏觀經濟不穩定會導致資本外流或者下降,不利於真實經濟的增長,那麼對未來的政府稅收收入也很難有增加的預期。而且高息新債代替低息舊債,政府的國債利息開支也會急劇增長。舉例來講,現在美國的國債整體利息支付率是大約1.2%,甚至低於疫情前的2%的水平,總量大約3600億美元。如果未來國債存量規模保持不變(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意味著聯邦開支在現有基礎上減少三萬億),利率增加到通脹水平,比如5%左右的話,那就是1.5萬億左右。這又要求聯邦政府節約其它方面的開支1.14萬億美元,合計縮減支出四萬多億美元。這樣一來,美國經濟就會面對財政和貨幣的雙重收縮,經濟前景更加黯淡。

如果聯邦政府繼續每年3萬億美元的赤字水平,那麼十年後,僅僅國債的利息支出就會在大約3萬億美元。當然這是更加不可能的情況,因為如果這樣的話,實際上原來聯邦政府需要用赤字來維持的開支項目就沒有資金來源了。所以,在整個升息過程中,無論是財政赤字還是利息率,都是一個互為因果螺旋上升的過程。大量的發展中國家都經歷過這個過程,美國想例外,除非在這其中出現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稅收的大量增加的情況。這就是美國政府希望迅速結束疫情措施,並用擴張性財政去支撐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後打算。但這是不是需要具備完整產業鏈和巨大生產力的中國的配合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能問經濟學者了。

*作者為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沈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