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鉅原觀點:台美貿易協定新思維─數位經濟夥伴可為先聲

2022-02-04 07:20

? 人氣

作者指出,台灣如果能先與美國簽訂幾項不需國會授權╱批准的貿易協定,等到客觀情況有利於談判全面性的台美貿易協定時,再順手推舟,以求水到渠成。(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台灣如果能先與美國簽訂幾項不需國會授權╱批准的貿易協定,等到客觀情況有利於談判全面性的台美貿易協定時,再順手推舟,以求水到渠成。(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在2018年所採取的貿易戰,不但未如川普所期待的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而且對美國的總體經濟也有負面影響。Fajgelbaum等學者估計美國總體經濟大約淨損失了7.2億美元,占GDP的0.04%。但是從2020年大選的結果,卻可以看出來,關稅戰的確在兩黨劇烈競爭的選區,有顯著影響。本文先引用最近學者的研究,藉以了解美國貿易政策制定的誘因,再申論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走向,作為台灣推動台美貿易協定的參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貿易戰背後的政策誘因

川普政府上任之後,首先對進口的鋼、鋁分別加徵25%與10%的關稅,明眼的人都知道這是要討好在中西部一些「生鏽州」的選民,用於鞏固這些州的選舉人票。他主導美中的貿易戰,雖然對制裁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措施,有正面的意義,其實在驅動民粹主義。川普團隊制定進口的保護關稅是否也基於本身的政治利益,或許可以再加爭論。但是Fajgelbaum等學者在一篇研究報告中,發現以2016年大選時每一個郡(County)為計票單位,在全美3000多個郡的選區當中,2018年的保護關稅集中於兩黨劇烈競爭地區的產業部門,所以對共和黨得票率在40至60%的選區,進口影響最為強烈。

〔圖1〕顯示保護關稅對美國進口的影響,顏色越深的地區,其進口受到關稅保護的程度越高。也就是保護關稅大多數著重在兩黨競爭激烈的選區,或者解讀為在「搖擺的選區」,川普出手最重。因為在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之下,總統候選人必須要取得選舉人團的半數以上,才能當選。這一個研究與既存的文獻相當吻合:諸如多數選票邏輯的理論(the Logic of Majority Voting),在位的政府在釐定政策的時候,一定選擇一些對選舉結果具有關鍵性的部門或地區下手,這是貿易戰背後的政策誘因。

20220128-保護關稅對美國進口的影響。(作者提供)
保護關稅對美國進口的影響。(作者提供)

另一方面,貿易對手對美國所採取的報復關稅,則完全著重在比較傾向於共和黨、對當政者支持度比較高的農業帶選區,以便直搗黃龍,從〔圖2〕報復性關稅對美國出口的影響,可以看出顏色越深的地區,其出口受到關稅報復的程度越高,可見貿易對手國對川普所採取的報復手段也相當細緻,美國的對手並非吳下阿蒙。川普政府對這一點有充分認識,所以也不斷對蒙受損失的農民,施以大量補償。

Fajgelbaum等學者用一般均衡的方式研究關稅戰的結果,發現政府開徵關稅,扣除了額外補貼的開銷,即使計上相關業者的利潤(製造者的盈餘),也抵擋不了消費者的損失。所以在總體經濟上,有0.04%的淨損失。但是在一個更高的層級,針對中國不遵守貿易規則跟協定,多方巧取豪奪美國的技術與利益,犧牲一些經貿損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更何況在習近平放棄了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教訓之後,美國不得不出手打這一場貿易戰,所以即使在總體經濟上犧牲了0.04%的GDP,也是值得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