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鉅原觀點:台美貿易協定新思維─數位經濟夥伴可為先聲

2022-02-04 07:20

? 人氣

拜登的中國政策裡,有所謂的3C元素:即合作(Cooperation)、競爭(Competition)、對抗(Confrontation),美中雙方必須在國際市場上公平的競爭,某些必須合作的議題,也可以合作,但是必須對抗的時候,美國也會奉陪。正如某一退休外交官所言,如果拜登將與中國的競爭視為優先政策目標,那麼加強與亞洲的貿易連結,包括重返CPTPP、與台灣洽談自由貿易協定等,都應該被列入整體戰略思考中的選項。所以華盛頓與北京之間,是冷戰還是冷和,將是一個未可預測的外在因素。國際政治的詭譎多變,不是經濟學的線狀模型可以推演出來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鑑於此,商務部只好提出建造亞太經濟架構的政策,以彌補只重戰略安全而忽略經濟整合的缺失。至少可以在此經濟架構之下,維持美國與亞太經濟的合作。

所以,在美豬進口的公投過關後,美台的貿易談判應該有新思維,並講求新的策略。在目前華盛頓的政治氛圍不太可能談判FTA的情況下,短期內不要期待美國會應允談判美台自由貿易協定(這不只是針對台灣,甚至連傳統的盟邦英國脫歐後,迫切期待與美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願望,也一樣靠邊站),而是抓住美國建構亞太經濟架構的機會,積極針對一些對台美兩國有共同利益的項目,加強兩國技術投資合作。

目前美台之間有多重的合作議題,如在國務院「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中有美台科技協議、再生能源、婦女賦權等領域;商務部也有能源合作、商業能源夥伴關係、透過美國公司在第三國的工程及採購項目建立與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夥伴關係等。就貿易項目而言,貿易代表總署有美國台灣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數位貿易、生物醫藥供應鏈等議題。

2021年,台灣,美豬、萊豬爭議(AP)
在反萊豬公投過後,美台貿易談判應該有新思維,抓住美國建構亞太經濟架構的機會,積極針對台美兩國有共同利益項目,加強兩國技術投資合作。(資料照,美聯社)

吾人應記得透過TIFA的管道,美國全力支持台灣進入WTO。這是為何筆者一再強調恢復TIFA的對話,是何等重要;至於美方是否應用其對CPTPP成員的影響力,幫助台灣進入這個貿易組織,是一個有趣的「理性預期」,留待台灣談判團隊去琢磨,不是本文的主題。

印太經濟架構初步規劃

美國是個太平洋國家,從總統歐巴馬任內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重返亞洲(US Pivotal to Asia)、川普總統「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至拜登總統將印太安全與發展視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商務部長雷蒙多2021年11月訪問亞洲的時候,宣布了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的構想,將聚焦供應鏈合作、出口管制、人工智慧標準三面向,預計在2022年第1季和亞洲國家簽署新型經濟架構協議,象徵美國在印太區域經濟整合策略有更明確的進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