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半生情誼—吳景超‧龔業雅‧梁實秋

2022-01-20 06:20

? 人氣

對於梁實秋和龔業雅的關係,當時就有些傳言,對此梁實秋非常坦率,他在文章中說:「《雅舍小品》也是因業雅的名字來的。《雅舍小品》第一篇曾先給業雅看,她鼓勵我寫。《雅舍小品》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業雅先讀過再發表的。後來出書,序也是業雅寫的。我與業雅的事,許多朋友不諒解,我也不解釋,但是一直保留業雅的序作爲紀念。」而今網路上更有人以當時梁實秋的妻子程季淑尚在北平為由,想當然耳認為梁實秋與龔業雅有曖昧之情,此實為小人之心。龔業雅可說是梁實秋的紅粉知己,已超越男女之情而化為文字上的繆斯女神。《雅舍小品》可說是在龔業雅的催促、欣賞下完成的。因此成書時梁實秋請龔業雅寫了一篇短序,以志因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十八年實秋入蜀,居住在北碚雅舍的時候最久。他久已不寫小品文,許多年來他只是潛心於讀書譯作。入蜀後,流離貧病,讀書譯作亦不能像從前那樣順利進行。劉英士在重慶辦《星期評論》,邀他寫稿,「與抗戰有關的」他不會寫,也不需要他來寫,他用筆名一連寫了十篇,即名為「雅舍小品」。刊物停辦,他又寫了十篇,散見於當時渝昆等處。戰事結束後,他歸隱故鄉,應張純明之邀,在《世紀評論》又陸續發表了十四篇,一直沿用「雅舍小品」的名義,因為這四個字已為讀者所熟知。我和許多朋友慫恿他輯印小冊,給沒讀過的人一個欣賞的機會。

一個人有許多方面可以表現他的才華。畫家拉婓爾不是也寫過詩嗎?詩人不是也想畫嗎?「雅舍小品」不過是實秋的一面。許多人喜歡他這一面,雖然這不是他的全貌。也許他還有更可貴的一面呢?我期待著。 

 三十六年六月 業雅

設若沒有龔業雅,我們可以斷定不會有《雅舍小品》。後來這本書稿在時局動盪的當年並沒有出版,直到1949年來台之後,才在正中書局出版。

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書名源自吳景超妻子龔麗雅。
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書名源自吳景超妻子龔麗雅。

1949年後,龔業雅隨丈夫吳景超留在大陸,梁實秋則南渡來台,兩人天各一方,再未見面。梁初抵台灣後,兩人仍有魚雁往返,直到兩岸斷絕郵電才失去聯繫。1952年後吳景超執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下,吳景超非常謹慎地說了幾句話,但很快成了被批判的靶子。此後更是被作為「鼓吹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重要代表」,成為眾矢之的。1957年他被劃為右派,當時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最著名的大右派有:吳澤霖、潘光旦、吳景超、吳文藻、費孝通等。其中,「吳門三大右派」吳澤霖、吳景超、吳文藻分別是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的大師。歷經磨難後吳景超於1968年5月7日因肝癌去世。作為中國第一代的社會學家,在絕望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文革」之後多年,梁實秋託在美友人打聽,得到的卻是龔業雅的死訊,去世時六十九歲(1972年)。梁實秋曾說:「這一生影響我最大的女人,一個是龔業雅,一個就是我太太程季淑。」非常難得的是學者呂文浩找到晚年吳景超、龔業雅夫婦及兒子、女兒和孫輩三代同堂的和樂照片,可惜的是梁實秋生前從未見過這張照片,以慰其思念!

前些日子呂文浩兄微信給我說,根據傳記作家葉永烈說他曾見過梁實秋在38歲時(時為1941年)有本生日紀念冊,這紀念冊是文友們為紀念他38歲生日(梁實秋生於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臘八,也就是1903年1月6日,而38歲陰曆生日恰是1941年1月5日)而為文、題詩、作畫,而卷首是吳景超用毛筆寫的千字文,追溯他與梁實秋結交的情誼往事,這篇文字相當珍貴,也是吳景超的一篇佚文!呂文浩兄說他曾寫郵件問過在美國的梁實秋女兒梁文薔女士,她表示不知道有此紀念冊,因此呂兄要我問一下台北的梁實秋紀念館,我查詢之後也不見此紀念冊,希望哪天能重見此物,將同時見證兩人的半生情誼!

*作者蔡登山為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