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半生情誼—吳景超‧龔業雅‧梁實秋

2022-01-20 06:20

? 人氣

梁實秋被稱為翻譯大家,《莎士比亞全集》花了30年譯畢,讓他當之無愧。梁實秋又被稱為散文大師,《雅舍小品》堪稱他這方面的代表作。但許多人都認為「雅舍」是他的書齋名,其實是不對的,它甚至涉及梁實秋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那是抗戰時間,梁實秋隻身到了重慶,應教育部次長張道藩之邀,任中小學教科書組主任。此時《新月》好友劉英士主編《星期評論》,邀請梁實秋寫專欄,每期兩千字,名之曰「雅舍小品」,署名子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抗戰時期合照:後排左:徐宗涑,後排右:梁實秋;右前:吳景超。(作者提供)
抗戰時期合照:後排左:徐宗涑,後排右:梁實秋;右前:吳景超。(作者提供)

梁實秋曾自述雅舍之由來:「抗戰期間,我在重慶。五四大轟炸那一年,我疏散到北碚鄉下。吳景超、龔業雅伉儷也一同疏散到北碚。景超是我清華同班同學,業雅是我妹妹亞紫北平女大同班同學,我和他們合資在北碚買了一幢房子,房子在路邊山坡上,沒有門牌,郵遞不便。有一天晚上景超提議給這幢房子題個名字,以資識別。我想了一下說,不妨利用業雅的名字名之為『雅舍』,第二天我們就找木材做了一個木牌,用木樁插在路邊,由我大書『雅舍』二字於其上,雅舍名緣來如此,並非如某些人之所誤會以為是自命風雅。」

吳景超長梁實秋兩歲。他們都是1915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的,兩人是同班同學。在校期間,吳景超曾任《清華週刊》總編輯,梁實秋評價他:「好史遷,故大家稱之為太史公。」1923年8月17日他們在上海搭乘「傑克遜總統號」赴美留學,據梁實秋先生回憶,1923級(癸亥級)畢業的這一級學生,入學時有90多名,上船時還有60多名。這一級是非常優秀的一屆,其中不少當年的才子才女,後來成為各界翹楚或抗日名將。在此次同船的留學名單中清華的就有顧毓琇、梁實秋、吳景超、吳文藻、孫立人、齊學啟、張忠紱、全增嘏、孫成璵(孫瑜)、吳卓等人。而船上還有燕京大學的,據冰心說,其中就有4名燕京大學畢業生,謝婉瑩(冰心)、許地山、陶玲(女)和李嗣綿。吳景超入明尼蘇達大學,獲學士學位。1925年至1928年,在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梁實秋在科羅拉多學院學習,1924年夏畢業後前往哈佛大學,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學和文學理論,獲哈佛大學英文系哲學博士學位。許地山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哲學和宗教,李嗣綿入麻省理工學院。冰心經燕大美籍教師舉薦,入威爾斯利女子學院讀研究生,學習英國文學。

1923年一船赴美留學生合影中有吳景超、梁實秋等人。(作者提供)
1923年一船赴美留學生合影中有吳景超、梁實秋等人。(作者提供)

有關龔業雅的資料相當少,根據學者呂文浩說她出身於湖南湘潭的一個知書達理的士紳之家。其父龔德霖曾於清末留學日本,歸國後在1905年創辦了湘潭第一女子學校——龔氏女校。龔業雅在父親主辦的女子學校畢業後,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繼續深造。課餘她常去同班同學梁亞紫(梁實秋的三妹)家裡去玩,因其性格開朗,深得梁家上上下下的喜愛。吳景超之所以能夠和龔業雅結為連理,梁氏兄妹的橋樑作用功不可沒。1928年吳景超學成歸國,任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曾任教務長。1935年在國民政府任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轉任經濟部祕書,龔業雅也隨丈夫在重慶居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